1. 主页 > 社会焦点

为什么日本核污水排放,现在没人关注了,都忘记了吗?原因很简单

要说最近几年让人气得牙痒痒的事,日本往海里倒核污水绝对算一个。

你说这像话吗?大伙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买点海鲜,结果还得提心吊胆,怕吃出什么问题来。

这事儿一出,新闻里天天吵得不可开交,咱们国家也赶紧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韩国那边还上街游行了。

但奇怪的是,新闻热度没多久就跟漏气的气球似的,渐渐没人提了。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今天就来聊聊,看看为啥这事儿慢慢就没影儿了,是咱老百姓健忘,还是另有隐情?

一、日本核污水排放

核污水的事儿,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要追溯到2011年,那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出了大事故,核反应堆泄漏了,毒水都没地方放。

后来没办法,就修了好多储水罐先装着。

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污水越积越多,眼看存不下了,日本政府一拍脑袋,决定直接往海里排。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开会宣布:核污水得经过过滤、稀释,然后通过管道排到离海岸一公里外的大海里。

听着好像很“科学”,实际上这污水里还有不少放射性物质,比如氚。

专家说了,这玩意儿虽然“看着”不太危险,但长期接触,谁也说不好会不会出问题。

到了2023年,日本真的动手了,开始分批往海里倒。

因为污水实在太多,光是倒完预计就得花30年。

日本首相还拍胸脯保证,说“绝对安全”,国际原子能机构也站出来说这方案“符合标准”。

可真是这样吗?没几个月,海里的鱼就被检测出了氚,吓得不少人不敢吃海鲜了。

当时,咱们国家立刻禁止了日本部分地区的水产品进口,韩国那边也闹得厉害,街头抗议、游行接连不断。

可奇怪的是,时间一长,这事儿的热度就下来了,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少,仿佛大家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二、新鲜事儿多,旧事儿没人提了

人们的注意力就跟流水似的,总是往更“劲爆”的地方流。

日本倒核污水的事儿刚爆出来时,确实很刺眼,谁不关心自己吃的喝的会不会受影响?

可随着时间过去,别的新闻接踵而至,比如某地的天灾人祸、新政策出台,媒体的焦点也跟着换了。

说白了,咱老百姓看新闻,图个新鲜劲儿。

核污水的事儿虽然重要,但它不像地震、洪水那样瞬间冲击力强,它的危害是长期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大家渐渐就没那么上心了。

三、不“炸裂”,就没人关注

媒体报道啥,咱就看啥。

为了抢流量,新闻讲究“引人入胜”,喜欢找那些能让人立马点进去的标题,比如“某地突发大爆炸”或者“某明星惊天丑闻”。

可核污水呢?这事儿早就定下来了,后续再怎么说也就是老调重弹,吸引力不强了。

而且,一些国际政治因素可能也在起作用。

比如韩国,刚开始反对得厉害,可后来政府一换届,态度就缓和了。

媒体不再大张旗鼓地报道,老百姓自然也就慢慢忽略了。

四、知道有问题,但改变不了啥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咱普通人能咋办?核污水排进海里,影响的是整个地球,可日本一意孤行,谁说都不好使。

美国那边还站出来撑腰,让日本底气更足了。

咱老百姓明知道这是个大问题,但面对这种国际事务,只能干着急。

久而久之,这种无力感就让大家选择性“遗忘”了。

五、长期危害,难以立竿见影

核污水的危害不像刀伤子弹伤,当场就能看出影响。

它是慢性的,可能得几十年才能显现。

海里的鱼被检测出氚,这已经是个警告了,但短时间内还没到“吃一口就出问题”的地步。

人们对这种潜在风险的关注度,远不如那些眼下就能感受到的灾难。

结语

说白了,日本往海里倒核污水这事儿,就像往大锅汤里扔了一勺毒药,虽然一时半会儿尝不出来,但毒素早晚会扩散开。

最气人的是,明明是他们的锅,结果让全世界来买单。

更讽刺的是,日本还打着“科学安全”的旗号,搞得好像他们是为了全球环境好似的。

可现实就是,咱们既不能阻止,也不能忽视。

就算媒体不报了,新闻热度下去了,核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还在那儿,随时可能爆雷。

咱老百姓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指望政府和国际社会继续施压,尽量减少这事儿的危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1392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