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为什么没有网店(以纯只能在实体店买吗)
以纯为什么没有网店(以纯只能在实体店买吗)。爱惜日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要说到以纯,我想这两个人肯定会第一时间从你脑子里蹦出来。
当年还是小鲜肉的古天乐以及仍是青春玉女的张柏芝▼
和当年美特斯邦威一样,以纯也是靠的一波明星代言开始火了起来。并且成功的塑造了一种带有青春的“港味”
纵观国产休闲三巨头,美邦的定位是时尚(花哨),森马则偏中学生(低幼),以纯就主要以基础款为主。
你进去以纯的店面,看到的风格往往会比较简洁,而美邦就显的有点乱。”
产品大多都是基础款,每年的款式变化都不大,大约只有20%的新品会做的比较紧根潮流一些。
“猛一看以为是优衣库”
咦?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觉得以纯的产品其实看起来还挺舒服的?但是为什么身边却很少看到有它们的店呢?
这还得从它的经营理念说起。
以纯的经营理念
以纯最早是广东东莞虎门的一个小服装加工厂,它的创始人郭东林(注意不是郭冬临)从小是从农村打拼出来的。
虽然营销上大家都是请明星代言的套路,这种万试万灵的招数我们现在都司空见惯。但是以纯这个品牌在之后的经营思路上和美邦森马却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说美邦是「虚拟品牌经营」(也就是自己并没有工厂,而是专注品牌的经营,大多数快时尚品牌都是如此),那么以纯则是在拥有自己生产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有自己的工厂意味着可以对市场实现快速的反应,而不用像贴牌企业只有干预权而没有控制权。在质量的管控上就可以做的更好。但是话又说回来,有时候有工厂也是一种资源负担,它会导致经营成本的直线上升。
这种传统的经营理念也许就是和创始人从小的出生有关吧。
导致这种思路延续的还体现在开店上面,以纯的专卖店是从农村或是二三线小城市开始的,鲜有在一线城市的大商场里见到。也难怪有人这么说“农民进城,首先以纯”
2001年-2004年间以纯发展了有超过3000家店,而如今其业绩却持续下滑,可见其线下实体专卖店发展其实是处于收缩的状态。
原因一我觉得是因为国外快时尚品牌在前几年的快速市场抢占,导致了国产品牌的集体失身。
原因二呢因为人们追新的需求日益增长,每个月更新一次店铺商品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太慢了。
所以2011年以纯将品牌的重心转移到电商上面,想通过网络的优势重新东山再起。
然鹅,在试水电商上面,以纯的经营理念又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如今一个知名的品牌通常在电商上面会保持和线下同步的产品和售价,以保证其线上线下体验的一致性
但是以纯在2011年试水电商以后,仅仅运作了2年就完全停止了线上销售。
理由是因为不想线上和线下的价位起冲突!
在下线了整个以纯品牌以后,换上的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品牌:A21▼
也就是说以纯为了保证其线下实体店的经营不受影响,强行打造了一个只供线上销售的子品牌。
总之我看出来了,不走寻常路的绝对不是美特斯邦威,而是以纯啊!
虽然说以纯的思路惊奇,但是仔细想想却又不无道理。以纯也想和快时尚品牌一样以快速更迭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其传统的线下模式由于是加盟店的模式,很难去统一加速产品的更新,所以就想出了专供线上的品牌A21。配合它自身的工厂资源以及还不错的设计团队,让产品做到每周都上新的速度。
好了那么说了那么多,以纯的产品到底怎么样呢?
以纯的产品在最开始是分为5大系列,其中休闲服饰系列占到70%的比例,另外还有运动服系列、S系列女装、童装和商务系列。
不过近几年以纯的产品线做了些的调整,往更年轻潮流的方向发展,风格更偏欧美。运动服系列被青春线品牌 Y : 2
Y : 2 的定位就是中学生,偏年轻“潮流”▼
原有的都市商务线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定位比较尴尬,所以如今也被干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更流行的街头系列TEEBOX▼
说回到以纯的主线产品,以纯一直以来作为主打的都是基础款经典款的产品,设计上的变化都不是很大。
比如到处都看到的格子衬衫▼
还有怎么搭都不会出错的MA1▼
你们会发现这些款式和优衣库ZARA几年前的款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价格会略便宜一些。基本价格段在200-400左右。
可以说以纯线下店铺的产品主要还是在向优衣库看齐,产品的质量和款式都还不错,但是上新数量则相差太多,放眼望去一下子就看到头的感觉。
而且你并不能在线上买到这些产品,真是日了狗了对不对?简直有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好了,说到线上我们再来看看A21的产品。
相比而言,以纯近年来在A21上的投入就大了很多,款式居然都还不错,看来他们的设计团队是没少看发布会。
A21的定价要比线下更便宜,外套都不超过300▼
版型相对线下产品也更修身,特别是休闲裤的版型长度适中,不会像很多品牌的裤长都过长▼
总体而言,以纯不论线上还是线下的产品年龄层次定位都不高,设计上也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潮的感觉。
仔细回味一下吧,就给人有种停留在几年前的pull&bear的感觉。
如今的国产休闲三巨头都陷入在和洋快时尚品牌争斗的泥潭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自己的设计和创新速度在这些洋品牌面前显的如此的脆弱。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还在不断抗争的国产品牌,同时也应该好好谴责当年把我们美术课剥夺的英语数学课老师们。
毕竟设计和潮流不是把英文字母和数字往身上摞就完事儿的小儿科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5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