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点赞高峰期时间(朋友圈浏览高峰时段)
朋友圈点赞高峰期时间(朋友圈浏览高峰时段)。爱惜日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作者 | 孙瑞希
春天来了。
去海南过冬小翠儿准备启程回东北。她精心挑选了8张椰林海景的照片,又配了1张自己戴遮阳帽的美颜照,一组完美的九宫格就出来了。文案是:那天夕阳,轻柔海浪,沙滩微语,第二故乡……
估摸晚上8点以后是朋友圈阅读点赞的高峰时段,她赶在这个时间把照片发了出去,然后坐等点赞评论。
晚上10点,小翠儿打开朋友圈,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点了赞以外,她连一个评论也没有收到。尽管这些年来,她的微信好友激增,但活跃度却一年不如一年。
小翠儿问了问同在海南过冬的Amy。Amy说:朋友圈发了9年,你还没够呢?
与Amy通完话后,小翠儿默默删除了之前的那条朋友圈,并将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
01
朋友圈9年,倦怠了
2012年4月19日,微信发布了4.0版本。这一版本增加了类似Path和Instagram一样的相册功能,并且可以把相册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的朋友圈进行点赞或评论。
朋友圈的推出进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用户粘度,微信用户增长势不可挡。微信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中国人以往的社交生态。
从最初狂发朋友圈,到后来学会了分组,设置一定时间段可见,再到后来不怎么发了,这些年来朋友圈上的集体狂欢慢慢冷却。
当被问起原因的时候,有人说:“跟陌生人见面聊不到两句的下一件事就是互加微信,新加的好友经常忘了分组,每次发朋友圈之前都要花很多精力去思考,配什么样的文案才符合自己的人设……然后决定还是什么都不发了。”
随着好友数量的增多,朋友圈的熟人生态被解构,微信社交泛化所引起的信息过载、隐私泄露,增加了用户在自我呈现时的顾虑。
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社交媒体倦怠”,从主动分享、每日一阅,到选择隐身。
当强关系型社交演变成弱关系型社交时,很难说,朋友圈的“小红点”是喧嚣还是寂寞。
02
被审视的自我呈现
朋友圈更像一个秀场,表演痕迹过重。
人们总有把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分享到朋友圈的冲动,这么做的本质是做印象管理,也就是说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通过建构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社会认同,使得交往顺畅的继续下去。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指出:当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时候,他的表演总是倾向于迎合这个社会的某种主流价值观。“表演自己不是的那个角色”。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打工人996累到秃头,却还在朋友圈发“岁月静好,红尘无忧”时,会心照不宣:“一个伪装的理想的自我。”
人们期望“观众”能按照我们期望的样子去理解我们的意思,但是由于信息接收者背景不同、所处情境不同,他们会对信息作出各种各样的解读。
于是,有关自我的呈现,变成了被审视的自我呈现。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发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印象管理”的本能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发朋友圈或“朋友圈仅三天可见”,通过限制接触,保持社交距离。
03
碎片化的弱连接与新型孤独
社交是人的基本需求,社交媒体的最大优点是效率高,它能够在虚拟空间快速建立起广泛的连接,但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指出:网络社交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一旦我们沉迷于此,就会越来越疏离真实世界中厚重、复杂的交往关系,从而产生出一种新型孤独。
特克尔说,网络社交带来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弱连接,是那些相对来讲互动频率较低、亲密程度较弱、互惠行动较少的社交关系。
今天学个线上课,加了几个学友,明天买个伴手礼,加了店主微信,但实际上,他们在现实中连朋友都算不上。
一个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你在现实世界没有朋友,那么即便你在网络世界拥有成百上千的好友,可能遇到紧急情况时,连个求助的人都没有。
我很认同特克尔的观点:互联网的单薄社交并不能取代真实世界中厚重、复杂的交往关系。
科技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我们不会放弃社交媒体,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能改变什么,无法替代什么,在此基础上,主动寻求深度交往。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著有以职业生涯个案剖析为基础的书籍《刻意成长》。书里集中了职业转型、职业定位、优势升级、兴趣变现、能力重塑等常见的人生发展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是为数不多的提供实战性成长方法论的好书。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瑞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5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