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金刚经和道德经到底哪个更实用?(读金刚经后出了很多事)

金刚经和道德经到底哪个更实用?,读金刚经后出了很多事。这个问题金纳莱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金刚经》是佛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终极作用都是使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含义是相同和相通的,没有高下之分,所以不必区别经典本身的价值读金刚经后出了很多事。若说实用性,则取决于读者自己,能灵犀一点,慧心顿悟,即知一切圣典含义皆同,否则都坠在文字迷雾中,不能自拔。

对《金刚经》,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就是“无话可说、无意可思、无念可用”,面对一切,能做到“无心”,当下就打破时空束缚,成佛圆满,故是“顿悟”之教。

对《道德经》,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就是万物共有一个真心,假名为“道”,明之则慧,依之则吉;顺之则福,守之则寿,用之则恒;背之则凶,逆之则亡。“天、地、人”都从“道”中生,彼此永远平等,都是“道”的化身,悟之人永恒,也打破时空束缚,故也是“顿悟”之教。

《金刚经》的文眼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道德经》的文眼是“道、无、有”这三个字,对初学者而言,只要明白《金刚经》与《道德经》相同之处,都是“真心之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讲“心的真性”,后者侧重讲“心的妙用”,就可以了。

观点供参考!

《金刚经》中有什么经典的人生哲理

感谢邀请!首先这个题有点超出我的知识范畴,为此,查阅不少资料!部分摘抄如下: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的经典经文。在佛教之中地位十分重要。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佛教上,在生活之中,它还是一本充满人生哲理的书籍。无论你是否学佛,都可以去读这部经书,读此经会让我们获得人生启迪和为人处世的智慧。金刚经里的这五句话,句句充满哲理和智慧,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1、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句话是在揭露世间的变幻无常的本质。所谓的现象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一刻存在,下一刻就可能化为乌有。过去的事情,永远地过去了,不会再重来。未来的事情还很遥远,没有到来,我们无法遇见。

现在的事真正发生,我们也无法抓住它。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能拥有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随遇而安,事情发生了我们就去接受它,当它消失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惋惜,我们要活在当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说,世间一切想象,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果我们通过修行,眼中能够看到的现象,在我们心里都不是相,那么我们也就开悟了,也就和如来一样,明白了这世间的道理。

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人之所以会烦恼,原因是我们内心不清净。这世间本无烦恼可言,烦恼出现是我们的心被尘所染,心变脏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我在为人处事时就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染,这样我们的心就净了,心净自然就不会外相所扰,也就不会去生气,不会痛苦。我们平日里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让内心能做到无所住,这样我们就不会生出嗔、怒、痴等负能量。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些现象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切红尘现象,就像昨夜的一场梦,当你醒来时会发现这一切都完全不存在;

世间的现象像露水,当太阳升起后就会被蒸发化为乌有;这些现象又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这一切现象都是那么不真实,我们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迷惑,我们要从虚假的现象之中逃离,看到它的本质,这样来看待事情,我们就不会再产生烦恼了。

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什么是佛?佛就是觉者,觉悟了的人。佛之所以是佛,是因为佛离了一切诸相,不被外相所扰。广大芸芸众生若能离一切相,看透世间万物虚妄不实的本质,做到不执着外在现象,那么也就会和佛一样,摆脱烦恼,得到解脱。

以上由各处摘抄而来!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金纳莱网»读金刚经后出了很多事,金刚经和道德经到底哪个更实用?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金纳莱号公众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418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