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声声慢赏析)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声声慢赏析。这个问题金纳莱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巜声声慢》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所作。这首词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全词,应该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人各有异,笔者试图根据词义结合其创作背景,用“心\”去加以解读。

附全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这首词起句就不同寻常,一连用“寻觅,冷清,凄惨戚\”这七个字形成七组叠词,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在填词(包括诗赋)方面来看,史上绝无仅有。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在李清照46岁时,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葬夫之后作者南渡,追随流亡的队伍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一起涌上心头,无法排遣。

上半阙解读:作者南渡后苦苦地寻觅着幸福的生活,然而面对国破家亡,丈夫去逝的处境,她感觉到的只有冷清、凄惨和悲戚,这是她向往美好生活从心中迸发出的一种呐喊。刚才还是暖和的天气怎么忽又变得寒冷了呢,真让人难以保养和休息。变幻莫测的风云有如她的人生,在乍暖还寒的时侯虽然喝了二、三杯淡酒,却怎么也抵挡不了傍晚紧吹的寒风。此时看到一行太雁从头顶飞过,让她感到更加的伤心,她思索着,那些南飞的大雁或许就是当年为她传递信书的旧日相识。

下半阙解读:作者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借喻自己落寞孤寂的现实情感。那些堆积在田园的满地菊花,现已经憔悴不堪了,如今还会有谁来采摘它呢?孤孤单单地守在窗前,独自一人又怎么能熬到天黑?窗外的梧桐被细雨淋漓,到了黄昏的时候,梧桐树叶上还在落下点点雨滴。这样的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了结

写于2021.10.2

李清照《声声慢》为何如此凄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一曲《声声慢》,写出了作者凄惨的人生和对世事悲凉的感叹!在那个家破人亡的社会里,丈夫的离世和时势的动荡,李清照亲眼目睹了朝廷里尔虞我诈的争斗,以及金兵肆虐,国破家亡的动荡时局。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吃尽了万般苦难!遂将情感付诸于笔尖,写下这首名传千古的绝唱!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以上就是金纳莱网»声声慢赏析,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金纳莱号公众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417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