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仄起平收,对联和律诗的平起平落,仄起仄收是怎么回事

问题:对联和律诗的平起平落仄起平收,仄起仄收是怎么回事?前言律诗有四种句式,其中有两种是仄收,两种是平收。八句的律诗有四联,中间二联要求对仗。

一般悬挂的对联,有一些完全采取律诗的对仗方式,因此遵守格律诗的平仄要求。

一、平起平收 与仄起平收平起平收,是这五言或者七言的第2个字是平声,叫做平起;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叫做仄收。

例如唐朝赵延之的《题铜梁望仙楼》:

西山顶上最高楼,登眺能消万古愁。

第一句,就是平起平收,西【山】顶上最高【楼】。山、楼是平声。

看懂了第一句,那么第二句也就明白了。第二句,是仄起平收:

登【眺】能消万古【愁】。

眺,是仄声,愁是平声。

二、为什么平起或者仄起,要看第二个字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七言律句中,第1个字都是平可以仄。用“中”来表示。

因此这种句式可以记作:

中平中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第3字也是可平可仄的(这里用的是仄声:顶)。

因为第一个字不确定,而第二个字的平仄是固定的,所以平起或者仄起,都是看第二个字。

五言诗,也是如此,看第二个字。例如:

将【军】夜引【弓】。就是平起平收。

林【暗】草惊【风】。就是仄起平收。

三、仄起仄收 与平起仄收明白前面两段话,其实仄起仄收与平起仄收,几乎就不用解释了。

例如:

欲【穷】千里【目】;平【明】寻白【羽】。

上面两句,都是五言平起仄收的句式。

丛【菊】两开他日【泪】;信【宿】渔人还泛【泛】。

上面两句,都是七言仄起仄收的句式。

四、仄收为上联,平收为下联大家如果去一些名胜古迹,注意观察悬挂对联的方式,就会发现,右边的联是仄收,左边的联是平收。

右边挂的是上联,一定是仄收。

左边挂的是下联,一定是平收。

例如杭州永福寺中的对联:

上联:幻心每遇尘嚣起;下联:真性常随云水闲。

上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上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对联有长有短,五言或者七言的对联,大多使用律句。

结束语格律诗只有四种句式,就是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

作为上联的,是两种仄收的句式,下联都是平收。

日常所见悬挂在外的对联,不仅仅是五言或者七言,对于平仄的要求没有格律诗那么严格。但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是不可改变的规则。

@老街味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371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