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我与地坛的感悟与启示(我与地坛读后感)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而作家史铁生也在遭遇重大打击后,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得到了自我的涅槃。拜读完他笔下的名作《我与地坛》,我的精神也在那地坛中得到了一次救赎。

我并不了解史铁生写此书的真实目的,但我推测应是他抒发内心苦闷之作。于是乎我便带着猜测翻开了这本书。阅后便证明我起初的猜测是不全面的。

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里忽得残废了双腿”,把在人生高峰上奋勇攀登的他打入了谷底。在他落魄的日子里,这座废弃的古园似乎正是为他这样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所准备的。用他的话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把地坛作为他苦闷时散心之地,他几乎每天都去那里,一连十几年,从未停息。地坛见证了他从落魄的少年蜕变为一个沉稳的中年人,见证了他从万念俱灰到重拾希望,见证了他从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到思想上涅槃重生。

我猜测史铁生把地坛当成一个自己内心朝圣的地方,地坛就如歌德笔下的迷娘,吸引着威廉迈斯特随她前往。地坛就像他的爱人,用她的双手抚平史铁生内心的创伤。园中的古柏像是他的护卫,燕子像是他的御用歌者,草、花、虫、其他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建筑、生物都像是在给他做心理治疗,帮助他度过了他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光。他本人对生与死的思考,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一个人的降生便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所以死亡是一个注定要来的节日,因此在这节日到来前人要好好活着。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他对生命、对死亡的虔诚,对人生的反思着实令我无比崇敬,他告诉我们无需畏惧或是追求死亡,只需好好活着,活出价值,活出真正的自我。

书中另一个给我极大触动的,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定是疼爱他的,所以当她看到自己儿子残疾后终日失魂落魄痛苦不堪,她心里该是多么的难受啊。可他为了儿子,宁可让自己内心受苦,宁可让自己忍受忧伤与不安,宁可残的是她自己,她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遭到这般折磨。他的母亲最后去世,也让作者加深了对生命的思考。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与毫不张扬的爱,给作者也给我深深的触动。“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便是母亲,她会尽她所能陪你走过春夏秋冬,她是你的守护者,我们在她眼里永远是个孩子,母亲会陪你走过成长的道路,当你有天要和她分别时,她又会在身后默默守望。归家重逢,她又会像小时候一样抱抱你,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菜。这便是母亲。

人生漫长,悲欢离合,日复一日,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明日的喜与愁,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我与地坛》这本书教给我生命的意义。太阳每天是旭日,也是夕阳。“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我们生如夏花,更应迎烈风而怒放,逐红日而高歌,谱人生之豪曲,撰青春之华章。

以上就是我与地坛读后感(我与地坛的感悟与启示)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267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