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三个季度对不对(一年几个季度)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依次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变热,转而为凉,进而为寒,自然万物也依次生、长、收、藏,得以生生不息。
可研究或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一年有五季。很多人不理解,学中医的傻了吧?
恰恰相反,中医的起源是以朴素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更加注重天地人合而为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了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和五行又分别对应了自然季节:春—木—肝,夏—火—心,秋—金—肺,冬—水—肾。
土—脾又该对应那个季节呢?
中医最重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也明确论述了自然界的第五个季节——长夏,对应土—脾。
所以中医讲究一年之中分为春、夏、长夏、秋、冬,共五个季节,是和五脏、五行等学说一致,并统一于整个自然变化中的。
长夏和夏在时间上是怎么分开的呢?
王冰说:“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
意思是说,长夏在农历六月,因为长夏属土,源自于火
(土生火),此季就生长在夏季的当中(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所以这个季节名字才叫做长夏。按照这个说法推算,长夏实际就是现在的阳历7月前后,时间基本就是现在夏季的整个三伏天。
所以长夏这个季节确实和夏季不同。夏季属火,以炎热为主;长夏属土,更加偏于湿热。确实在长夏这个时间段,天气不光闷热,几乎天天都会有一场雷阵雨,北京每年在这时几乎总能有几次看“海”的机会。
长夏怎么养生呢?
节气不同,自然养生法门不同,夏季养生,在于养心;长夏养生,更重在养脾胃。
湿热连绵的日子,最易出现的就是湿邪困脾,最直接表现就是全身粘腻,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这时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调整阳气、健脾和胃就益放在养生的首位了。
另外,夏季,阳气是容易由内向外的、浮跃在人体体表,所以夏季我们不能吃过多的冰淇淋等冷饮!因为,过于贪凉饮冷,凉遏了阳气,容易损伤身体健康!
阴阳五行是朴素唯物主义,奠定了治未病的基础。
通过中医说五季,也就明白了中医的阴阳、五脏、五行、五季学说,其实是带有辨证思维的朴素唯物主义。它把世界万事万物,归纳为“水、木、火、金、土”五大元素来代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可以用“相生相克”来解释,矛盾的对立统一用阴阳来阐述。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就是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提前做到未病先防,为医学界得到很高赞誉的治未病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就远比古印度水,风,地,火学说,以及古希腊的水和火学说等朴素唯物主义要高明许多。
现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冬病夏治的三伏贴,一方面有实际临床效果的支撑,另一方面还有这个理论基础维系。冬季属水,长夏属土,而土克水。长夏调整和补足气血经脉,对冬季的寒水病自然也就克制住了。
中医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辨证论治得到世界认可和发展。
荀子曾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个道理明了,脏腑、阴阳和五行学说自然也就完整的融合贯通,用整体辨证思维指导中医的实践。
缺乏人与自然的整体辨证思维是现代西方医学最大的缺陷,这也成就了中医更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引入中医!虽然有些国家因为阶层利益等问题,是以自然疗法引入中医,但不管怎么说,中医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2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