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孩子超前学问题(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谁提出的)

孩子可以超前学吗?可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了,特别是在当今国家全力“减负”的大背景下,弄清这个问题尤显重要。

前几天,在一个还算知名的家长论坛里看到了关于孩子是否应该超前学的话题大讨论,大家都比较热情高涨,那架势俨然就是一场辩论赛,我也着实很期待最后的结论会是什么?当看到一方留言说“我就是不超前学,你管得着吗?”另一方也不甘示弱说回应“我就是要超前学,你能拿我怎么办?”心里还是不免失望了,很显然双方已经偏离了对问题本身的探寻,只剩下情绪化的宣泄了。这就也使得我更迫切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了。

因为一直从事教育职业,我能接触大量的教育案例并有幸参与其中,也经常有亲戚朋友向我咨询能不能超前学这类问题,加之我本人就是两个孩子的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的切身经历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本次分享,我主要从(1)关于超前学的理论支持;(2)关于超前学的常见误区;(3)我本人对超前学的切身体会三个方面来讲。

关于超前学的理论支持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到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的孩子处于什么年龄,发展情况和现有水平如何,都有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甚至可以说教育本质就是超前,没有超前就没有教育。因此,超前学自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问题的关键变成应该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超前?如何找到适合你孩子的个性化的超前?

学习支架决定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就是横在孩子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的过渡区域,孩子要跨过这个过渡区域就需要有个支架,而建构主义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脚手架”的概念来形容教育连接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直接所起作用。所谓脚手架就是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形式。支架的例子包括教师揭示或给予线索,或帮助学生在停滞时找到出路,通过提问帮助他们去诊断错误的原因并且发展修正的策略,激发学生达到任务目标的兴趣及指引学生的活动朝向预定目标。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家长对超前学的常见误区

很多家长之所以不认可超前学,并不是从客观实际和逻辑分析出发,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常常受国家政策和媒体报道影响较大,常见误区有

误区一:国家规定不能超前教就说明不能超前学。很多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超前学如果没问题,那现在学校为什么不让超前教了?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国家规定的是学校不能超前教,没有说学生不能超前学,超前教和超前学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教师,学的主体是代表个人的学生。从国家角度来看教育功能便知教育更看重的是公平,规定学生用一样的教材,安排一样的课时,以保证至少在形式上的公平。然而,从个体角度来看,每个学生的智力,知识存量,学习习惯等都是不一样,需求自然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孩子情况因材施教,而这种个性化教育就必然绕不开超前教育。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数学就是超前自学,常常能超前学校教学进度半个学期,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难不成我名列前茅还做错了不成?如果家长死守教条盲目跟随学校进度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误区二:对课外补习的负面看法影响了判断力。在国家减负的大背景下,大家振臂高呼,高喊着打倒课外补习,终于重新当家作主,可谓是扬眉吐气,一时间把课外补习骂的一文不值。至于国家为什么要减负,减的是什么负?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笔者认为本轮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减负,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一方面主要因为课外机构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教育不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学知识、学能力。补习班费尽心思总结考试套路,学生只需理解和记忆就够了,就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缺少了自己推导、思考、探究和总结过程,严重损害了学生思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加剧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另一方面,辅导机构的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补习班的老师们“艰苦卓绝,夜以继日”的研究提分套路,钻应试教育体系的漏洞。使得上补习班的学生就有机会获得高分,有高分就可以上好大学,降低了没有机会上补习班的孩子上大学的机会,干扰了教育的公平。其实,这些机构的火爆本质上就是钻了国家教育体系的漏洞,加上教育在疯狂资本化之后仅靠经济手段调节已经是无效了,这也才有了后面国家颁布的通过行政手段近乎取缔课外补习机构的文件,尽管如果教育体制不改,这种减负政策也是治标不治本。最后,家庭在补习的花费越来越多,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消费力了,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了,当然也影响整个国家整个大盘经济的健康发展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就是当今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国家大力鼓励多胎生育,然而,长期居高不下的教育成本已经影响到年轻人的生育态度和选择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下决心整治课外补习的原因之一。

然而,你有没思考过,课外补习本身并没错啊!补习是公办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它把孩子错过的,或者靠自己无法理解的,或者天资聪颖在公立学校吃不饱的知识有机会补上,它的角色本质就是学生自身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支架啊!笔者认为,健康的补习非但不能禁止,还应该鼓励提倡。因为对学生而言,很多知识环环相扣,一旦错过了特别是某些枢纽知识,对后面的学习影响是很大。而作为家长,如果你分不清楚健康补习和钻应试漏洞的区别,你就不能从孩子客观需要和发展本身来教育孩子。

本人对超前学的切身体会

最后,我想说说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我和孩子的妈妈向来都是崇尚自然而然的,不希望因我们的干预损伤了孩子的兴趣。但这种观念很快就面临修正了,我感触很深的是在孩子3岁左右,一天孩子妈妈告诉我,说孩子自己都认识了上千个汉字了,当时我感到特别惊讶,没人教他啊!后面调查才知道孩子是在边看动画片边认识的字。我想既然孩子跟识字那么早的建立了缘份,而且有这个意识也有这个能力自己识字,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不能向上托孩子一下呢?于是我就试着开始让他背诵《唐诗三百首》,从刚开始是每日背一首,到每日背2首,再到最后每日背4首5首,单日背诵数量越来越多,而单篇用时却原来越短,有时几乎到了看一遍就背下来了。孩子是可以学得会,得到初步验证之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尝试让他记忆难度更高一些的文言文散篇,比如《师说》,《爱莲说》等,知道他仍然能比较快的背下来,我才真正放下顾虑,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教条了。我开始让他背诵整本书,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便依次背下了《声律启蒙》《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等国学经典,并能在日常的交流中之乎者也,金句不断了。

鉴于这段经历,我开始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孩子的潜力是无限量的!很多时候不是内容太难,也不是孩子不行,而是我们家长觉得内容太难,孩子不行。也许是我们的想象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写在后面的话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对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影响。孩子在某一段时间的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由孩子当下的发展水平和家长提供的支架水平决定两个因素决定的。至于超前不超前学,有多超前?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作为家长,你需要多观察判断孩子的现有发展区,以及你能给孩子提供的支架水平,来确定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进而选择孩子超前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让孩子的潜在发展区得以实现,成为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起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2402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