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

摘要: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到目前,全国90%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正文摘要:央视

摘要: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到目前,全国90%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

正文摘要: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到目前,全国90%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多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了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今天的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相关的国际公约,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秉持着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中国发布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喜人景象:“微笑天使”亮相,“万羊齐奔”复现

中国网8月18日讯(记者 彭瑶)近期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新闻报道成了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地的雪豹频繁现身,青藏高原藏羚羊种群数量从7万头增加到30万头,“万羊齐奔”的壮丽景象复现……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介绍有关情况。中国网 董宁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上述让人暖心的消息都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有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显著增强、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强三方面原因。

黄润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在不断增强,责任也在不断压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各地区各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育引导支持社会各界采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青藏高原开展的生态奖补,农牧民不再是大自然的索取者,而是吃上了生态保护饭,当上了野保员、林保员、湿地保护员,成为雪域高原的‘生态卫士’。2016年以来,西藏、青海累计为群众提供的生态岗位有90多万个,农牧民增收近80亿元。”

同时,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截至2020年底,我国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各类自然保护地现已经有1.18万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7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所确定的17%的目标要求。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在保护地都得到有效妥善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也在逐步恢复。2020年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渔令”。

黄润秋介绍,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遏制无序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截至2020年底,累计发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503个重点问题,大部分已完成整改。有关部门也开展“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严厉打击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已经形成了高压态势。

中国发布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22日)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刚出生4个月的海南长臂猿婴猿生存状况良好。监测发现,这一曾经濒临灭绝的全球最稀有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目前已增加到5群36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继去年10月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之后,今年还将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等地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就在上月,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植物迁地保护进入新时代。到目前,全国90%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保护。十几头亚洲象北迁去年曾一度刷屏,其种群由原来的180头增加到现在的300头左右;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了59科484种野生植物;在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经过生态修复,目前,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增加到20种,野生花卉498种;在全球重要湿地系统之一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今年观测到的珍稀鸟类种类和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全国最大的大天鹅越冬栖息地之一的山东荣成,大天鹅种群数量比原来增长了几十倍。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多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了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为改善生态,近十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由于有效保护修复湿地,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今天的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相关的国际公约,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秉持着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来源: 央视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1326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