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要锚定这3个目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十年里,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唯一一家能力建设专业化单位,航空工业规划总院以新时代的昂正文摘要:中国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十年里,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唯一一家能力建设专业化单位,航空工业规划总院以新时代的昂
正文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十年里,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唯一一家能力建设专业化单位,航空工业规划总院以新时代的昂扬姿态,书写着属于航空人的华彩篇章。入选了工信部和北京市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参与并完成了国防科工局、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委托的多项数智能力建设研发课题以及建设标准的编制。
中国制造要锚定这3个目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中国航空报讯: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十年里,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唯一一家能力建设专业化单位,航空工业规划总院以新时代的昂扬姿态,书写着属于航空人的华彩篇章。
这十年,是规划总院打造工程领域价值集成商,立足航空、服务社会、合作共赢、跨越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是规划总院作为专业化团队,全过程有力支撑数智航空能力体系建设,转型升级的十年;这十年,是规划总院作为创新型设计研究院,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攀升,探索开拓的十年;这十年,是规划总院人在党的旗帜下,践行建设航空强国使命,报国奉献的十年。
这十年,规划总院的全体干部员工,把总书记对祖国蓝天的殷殷期望落实在航空能力建设的实践中,融入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行动中,用奋斗浇灌收获,以忠诚逐梦蓝天。
这十年,规划总院人就在这一笔一画、一砖一瓦中,以“为航空产业投资咨询建设活动提供最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对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形成强有力的专业化支撑”为定位,向着“成为国际一流的工程领域价值集成商”愿景,在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行稳致远。
拼搏十年以设计牵头打造工程领域价值集成商
进入新时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同频共振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十年来,规划总院以设计为牵引打造工程领域价值集成商,完成全国多个航空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任务,设计建设了国际先进的全机气候环境实验室、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国家民机试飞基地等重大试验设施,确保了航空装备“20时代”的能力建设,保障了C919大型客机顺利研制、ARJ21新支线客机从研制生产到安全运营等,推进了航空工业实现从三代到四代的跨越发展,助力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
在确保航空及军工主责市场服务的同时,规划总院积极延伸技术优势,在民航通航、能源环境、民用建筑、医药工程等领域持续发力,市场多元化拓展效果显著。规划总院民航通航业务涵盖机场工程全领域,以高端咨询引领“港、产、城”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发展。能源与环境工程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城市供热、固废处理等领域达到领先水平。以体育场馆、科技博览为代表的公共建筑,以医药市场为典型的民用工业,以勘察测量为牵引的岩土工程,以临空经济为代表的空间产业规划,以文物保护为代表的新兴拓展业务亮点纷呈,打造了天津空客A330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机库、兰州奥体中心、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国药中生北京公司108号新冠疫苗生产厂房、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等一大批重大精品项目,形成系列专业技术优势,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愈发凸显。
深厚的技术积淀,就像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就越丰沛。新时代,规划总院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集团公司“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航空强国战略为指引,形成了“一主、两支、三拓、四力、五化”的发展思路。持续做优“航空主业”一大核心业务,做大“民航通航、市政环境”两大支柱业务,做强“航空技术拓展、民用建筑拓展、新兴产业拓展”三大拓展业务,为规划总院打造工程领域价值集成商构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
奋进十年以创新驱动叩开数智航空的大门
扬数字之帆,向未来远行。进入新时代,面对航空能力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升级,面对企业聚焦重点任务、注重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创新的改革主体责任,规划总院敏锐捕捉时代的风向标,求新识变,构建数智业务发展机构和IPD团队,逐步形成了三维设计/虚拟仿真与数字化技术验证平台和航空制造智能技术研究与验证平台,并依托两个平台,突破了工艺精益咨询、数据采集/互联互通、智能管控以及数字孪生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工艺仿真及优化能力的贯通、3D/VR/MR仿真能力全线贯通以及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技术的全面打通。入选了工信部和北京市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参与并完成了国防科工局、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委托的多项数智能力建设研发课题以及建设标准的编制。
规划总院有力支撑国防科工局开展优化航空工业布局、航空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等顶层咨询,全面开启航空工业、航发集团数智能力建设从规划、实施路径到评估评价的全过程高端咨询工作,延伸数智航空能力建设规划咨询的服务深度。进入“十三五”之后,规划总院获批组建集团公司航空能力建设规划研究中心,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高端咨询能力持续增强。
从无到有、破旧立新的创新之路,注定道阻且长、充满激流险滩,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闯关夺隘的勇气。近十年,规划总院加强智能化技术引领,从技术、数据、实施、业务四个维度构建了适合于航空工业技术与业务发展的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模型,指导数智业务体系化发展。实现了系统集成能力的贯通。围绕数字化厂所、智能化应用两大类核心产品,实现了传统业务的能力升级以及新兴模式和新技术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试验室投入生产,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全数字化贯通、全要素智能化应用,达到行业领先标准;智慧园区项目相继建设,实现航空制造类厂房智能化及园区智能化系统落地应用,为下一代航空厂房及园区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在非航领域数字化车间项目建设中,首次实现全智能化要素系统集成,为非航军工市场贡献航空智慧。作为航空能力建设规划研究首选智库,规划总院从全价值链条出发,支撑航空工业科研生产体系尽快实现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的重大转变。
阔步十年以改革支撑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发展的高度,来自于改革的力度。十年里,规划总院着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促进业务、市场、技术相互驱动和协同发展,推进落实总部管总、实体主建、项目主战,在产权结构、专业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以改革激发活力,业务体系日臻完善。
十年来,规划总院积极稳妥实施改制重组,完成规划总院核心资产上市,产权结构日渐精化;将党的领导明确写入公司章程,在板块内各单位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代表“一肩挑”,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大力实施专业化整合,重组业务板块,建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开放式融合发展的3C体系,专业结构日益齐全;优化调整总部职能,根据“总部管总”的要求,构建了运转高效的总部管理架构;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对咨询设计项目和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的能力,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项目总监制,强化项目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人才结构持续完善,构建四大序列、七个人才培养通道,对员工“学、行、思”多维度进行培育,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由8人增至11人,员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一支技术先进、训练有素的精英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卓有成效的改革带动的是高质量的发展。十年来,规划总院获得“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建筑业工程设计综合实力50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中国临空经济最佳咨询规划机构”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00余项,主编参编外部标准规范50余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53项,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等重点领域,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笃行十年以党建引领促进圆梦文化落地开花
风雨不动安如山,赖有砥柱立中流。规划总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部署要求,以集团公司“1122”党建工作体系为指导,深入推进党建“看齐引领、固本强基、筑梦塑魂、关爱暖心、保障监督”五大工程,弘扬精神,放飞思想,凝聚力量,以工程化思维抓实党的建设,以党的暖阳引领“圆梦文化”落地生根。
作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入融合的重要抓手,规划总院精准发力,十年来持续推动开展由党员骨干担纲的项目团队开展创优竞赛,党、工、团“三级联动”,在真刀真枪的竞赛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党员。以事业部总工程师、总监等党员领导干部为主,在重大项目上精心选派“政工指导员”,落实重大项目党建、廉政、风险责任“无死角”。创新开展“新时代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全板块党员的量化考核,一切都“用指标衡量、拿数据说话、凭成绩激励”,让“四有四得”的优秀党员真正脱颖而出。
十年积淀,规划总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圆梦文化”体系,体系承接于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精神体系内涵,成为航空报国精神在规划总院落地的具体实践。十年里,规划总院持续打造业务展厅、历史文化展览等形象展示平台,制作《筑心》《七秩芳华》等系列优秀文化作品,“一微、一刊、一站、一端、一号”媒体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群团组织作用持续发挥,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化,职工关爱不断加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科研综合楼落成入驻,办公环境持续改善,“德外大街12号”地理标志,已成为规划总院人心中共同的文化符号。
十年的变化可知可感。这十年,4000名规划总院人为家国梦想拼搏,为航空梦想奋楫,为员工梦想发力,共同收获着时光的杰作。
循大道,至万里。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规划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建设航空强国伟大目标,以梦想为岸、以旗帜掌舵、以信仰作帆、以奋斗划桨,在浩荡的新时代东风中,扬帆起航。
中国制造要锚定这3个目标相关阅读:
省政府发文,明确未来5年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和培育重点
大河网·河南商报讯(首席记者陈朋冲)10月22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简称《方案》),明确未来5年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和培育重点。
《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我省重点建成10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万亿级7个、5000亿级3个,力争形成2~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打造30个左右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先导布局3~5个未来产业链。
依据《方案》,装备制造集群方面,将做强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矿山机械等新兴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具有重要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装备制造业集群。
绿色食品集群方面,要做强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链,提升烟草、酒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药食同源”产业链,推动食品制造由“国人厨房”向“世界餐桌”转变。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
新型材料集群,要打造先进钢铁材料、新型铝合金等千亿级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集群方面,要壮大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5G等千亿级产业链,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光通信、汽车电子等产业链,积极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集群方面,要做强节能环保装备、动力电池、光伏、风电等千亿级产业链,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氢能与储能未来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万亿级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产业集群。
现代轻纺集群方面,要培育现代家居及家电等千亿级产业链,提升轻纺家居品牌化、高端化水平和创意设计能力,提升壮大智能家电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万亿级轻纺家居产业集群。
绿色建材集群方面,要培育新型玻璃及墙材、装配式建筑等千亿级产业链,加快水泥、普通玻璃等传统建材产业链转型升级,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万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
汽车制造集群方面,要培育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链,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到2025年,集群规模达到5000亿级,成为全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13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