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是山姆会员店穷人三件套”——
如果看到这样一则标题的帖子,你会作何感想?
山姆会员店,还会有穷人?
于是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完整看完了,然后血压也随之拉满了。
这股风,甚至刮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
“八年级的女儿问我:妈妈你知道山姆穷鬼三件套是什么吗?
我说:不知道呢。
孩子说:烤鸡,麻薯,牛奶!”
看到这里,我几乎可以想象出孩子脸上浮现出的天真无邪的笑容。
但是,孩子的妈妈还是清醒的。
“这一代的孩子也许根本不知道穷是什么。
等她大学毕业后,拿着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如果还要租房,那只能吃15元以内的盒饭了,那时候她也许才能明白什么是穷了。”
实际上,真正的穷人,根本不会踏进这家会员超市。
光是260元的办卡门槛,就足以把许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挡在门外。
“穷人会去山姆?”
“你错了,穷人不去山姆,但凡要交钱的会员就不入,但凡收费的袋子都不要”
“我这样的穷人才是穷人 因为我都没办卡”
“穷人是不会去山姆的,我们工地农民工连山姆是什么都不知道”
“穷人根本进不去,因为舍不得办卡”
更不可能推着足以装下两个成年人大小的购物车,把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然后直奔地下停车场,扬长而去。
类似这样的调侃例子还有不少,突出一个不同版本,囊括几乎所有山姆超市的商品:
“谁懂啊,山姆穷人三件套”。
她揶揄完了穷人之后,还骄傲地宣传自己重新续了会员。
这群人,甚至在穷人里面分出了等级秩序,从一日三餐吃的喝的,上升到动辄几千上万的数码电子产品上面。
“刚刚确诊新时代吊丝三件套——
俗称穷人三宝。”
让我们来看看,这网友号称的“穷人三件套”都是什么?
苹果手机、苹果表、特斯拉、苹果耳机。
她甚至还贴心地祝福大家520快乐。
不知道其他人看了是什么感受,但是作为真正的穷人,我看完了之后,是一点都快乐不起来了。
假装漫不经心地晒出自己的特斯拉,即使打了厚厚的马赛克,脸上的骄傲依然可以溢出屏幕:
评论区成了大型炫富现场,大部分都是晒同款的“同类穷人”。
只有这么一条评论,质朴无华,真实得惹人恋爱——
“连穷人都当不起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吊丝我都当不起;
连这些都买不起的应该怎么称呼?”
此外还有更加逆天的爱马仕穷人三件套:
“笑死,突然发现我集齐了爱马仕穷人三件套,不过伊芙琳我背了四年,基本一年365天有360天背它。
花园作为电脑包出差包也是没得说。
之前用lv的onthego太重了,花园帆布的真心轻。至于菜篮子,我两年背一次。”
“三个月集齐穷人三件套,出坑!”
别的不说,仅其中这只最小的皮包,淘宝售价要1.6w。
1万6,是多少人一个月的工资?又是多少人两个月甚至数个月的工资?
不说了,我先去墙角哭一会。
一个“穷”字,成了当下社会的流量密码。
似乎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发视频,吐槽,假装自己是所谓的穷人,就能收割一大批粉丝,引来无数关注。
而那些真正的穷人,生活困顿的人,却因为没有这样的发声渠道,没有一丝热度。
他们被这些网红们代表,被这些镜头前哭穷,镜头后面穿大牌住豪宅的网红代表。
真正需要被看见,被帮助,被同情的底层人们,却被忽视了。
满口喊着“穷”的假冒穷人,我们早就在各种奇葩盛行的国产影视剧里,领略过了。
比如《我的真朋友》里,领着2000实习月薪的大宝贝,住的是可以看见浦东夜景的精致大洋房,信用卡更是达到6000额度,吃的是48元一份的自热火锅:
比如在《梦回大清》里自称“无权无势小北漂”的李兰迪,转眼就告诉观众,自己在北京租的事带落地窗、大浴缸的超大复式楼:
比如《恋爱先生》里,江疏影饰演的北漂女,月薪1万5,就能租到北京三环内精装修公寓:
30多万的车,说买就买:
1万块的头等舱,说坐就坐:
《小欢喜》里海清与黄磊饰演的中年夫妇,在中年失业的局面下,还可以对1万2的学区房,说买就买,嘴里还直呼“便宜!真便宜!”
......
是不是,我们和这些“穷人”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维度里啊?
如果他们都叫“穷人”,那我们叫什么?
蝼蚁?还是草芥?
真正的乞丐,并不是那些天天出现在马路的显眼位置,外放震耳欲聋的大悲咒,向每个路人展示自己残缺的身躯和收款码的“乞讨者”。
相比这些有组织的“丐帮”,真正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可能栖身在人们看不见的桥洞下、垃圾桶旁、废弃老屋里,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很多父母给女儿取的名字里,往往有一个“媛”字。
那是因为这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美女、美玉。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美好的代名词,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可是,当“飞盘媛”、“佛媛”、“支教媛”以及“上海名媛”这些网络热词出现在人们视野,以及它们身后代表的丑陋现象逐一被曝光,“媛”字就像被泼了一身污水的白色绸缎,再也令人无法直视。
类似遭遇污名化的,还有“同志”这个词。
曾经,它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令人肃然起敬;
今天,人们在提起它的时候却总是遮遮掩掩,甚至发出轻狎的坏笑。
现在,一些丧心病狂的人,居然要对“穷人”这个词下手了。
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剥夺了我们的物质,现在还要夺走这个“穷”字的标签?
如果说这样的都算穷人,那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甚至失业无业的人来说,是不是要面临被逐出“人”籍的危险了?
网络时代,段子横飞,好像不会调侃几句就不够时髦,就是落伍的老学究。
但再追求幽默,也请不要伤害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因为那是我们的根。
无论是现实中和人交往,还是网络世界里周游列国,好好说话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4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