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知识点)
中考前的复习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数学知识点。下面总结了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三角形
1.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①定理:两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定理: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根据以上判定定理,可以推出下列结论:
推论①三边对应平行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推论②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任意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4.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5.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6.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实数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关于原点对称;
(2)实数a的相反数为-a;
(3)a和b互为相反数则,a+b=0;
(4)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
3.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实数a的倒数是1/a,其中a≠0;
(2)a和b互为倒数则,a*b=1;
(3)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有-1和1。
(4)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4.绝对值的性质:即(1)a>0时,|a|=±a;
(1)|a|=|b|,则a=b或a+b=0;
(2)任意实数的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3)含有绝对值代数式的化简、运算,首先考虑代数式的性质,即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运算。
圆周角
1.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问题的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当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并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未知量。
3.列方程(组):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解方程(组):其过程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5.检验:首先检查所列方程(组)是否正确,然后检验所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写答:不要忘记单位名称。
7.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一般解法:去分母法,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②特殊解法:换元法。
(2)验根:由于在去分母过程中,当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扩大而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把整式方程的根的值代人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说明:解分式方程,一般先考虑换元法,再考虑去分母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6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