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及作品鉴赏)
有的诗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一首作品流传后世,而有的诗人,只写几首作品,就流传千古,这样幸运的诗人实在太少,而张若虚就是少数最幸运的诗人之一。
张若虚现存两首诗,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受到无数学者读者的赞叹,流传千古。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绘画美,音乐美,动人心弦
谁都不能否认,《春江花月夜》是极美的。
江潮起落,月色如银,江天一线,白云映着婆娑的花枝,绰约的人影,孤独的明月楼。望月的人,想家的心,对人和宇宙的扣问,在《春江花月夜》中,无一不美。
海潮声、江流声、捣衣声、凄凉的雁叫声与游子思妇的叹息声,巧妙地编织成声音的旋律,全诗又充满了音乐美。
当我们缓缓读出《春江花月夜》时,感到词句绝美,读来口角噙香。
3.影响后世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第一首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作品,对后代诗歌创作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春江花月夜》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诗人所引用或化用。
比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化用;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
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得到无数大诗人的化用,这样的诗是当之无愧的经典。
时至如今,无数的人读着《春江花月夜》抒发思念,无数人听着《春江花月夜》,思考人生。
月是永恒的,而《春江花月夜》让我们在望月时,找到情感的抒发口,思念不绝。

- 《春江花月夜》写于唐代,红于明代

- “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 《春江花月夜》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孤篇盖全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6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