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导读: 大名鼎鼎的“马家俊”再次闯入大众视野,这一次不是荣誉,而是丑闻,触动了人们的心。昨天,关于“王俊霞带头报道马家俊兴奋剂丑闻”的消息铺天盖地。虽然之前媒体上也有相关传言散播,但影响不大。这一次,人们选择了相信和接受。早在17年前,作家赵

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名噪一时的“马家军”再次闯入公众视野,这一次击中人心的不是荣誉,而是丑闻。

昨天,有关“王军霞领衔举报马家军兴奋剂丑闻”的消息铺天盖地,尽管此前相关传言也曾散见于媒体,但却并未产生较大影响,而这一次,人们选择了相信和接受。早在17年前,作家赵瑜曾推出一部震惊体坛的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当年就在那部作品定稿准备出版时,赵瑜迫于相关方面的压力把书中最具震撼力的“兴奋剂”部分删掉了。此后,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推出的专著《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马家军”服用兴奋剂的事,但却依然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而眼下,赵瑜当年被删除的文字重见天日,激起轩然大波。

历史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恢复真相,而真相出现的方式又常常令人唏嘘不已。1993年8月,德国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马俊仁带领“马家军”一举夺得10000米和1500米金牌,以及3000米金、银、铜牌。此后一年间,“马家军”又接连刷爆66次纪录,轰动了世界,也成为国人心中的英雄和神话。1994年春晚,黄宏在小品《打扑克》中有段慷慨陈词:不是马家军吃了兴奋剂,是马家军给全体中国人打了一针兴奋剂,我们中国人,总有一天,要跑在世界的最前方——这句豪气干云的话曾让亿万国人血脉偾张,这也大概是为什么面对“马家军”的种种传言人们宁可选择不相信的原因之一。但今时今日,充斥着谎言、幻象的浮云正逐渐散去。

这当然同当年的被删文章得以重现有关。理据充分,人证物证齐备,令人不得不信服,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被神话和政治化的“马家军”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而日渐多元开放的社会,让人们更愿意也更有条件亲近真相远离谎言。又或者,谎言失去了护身符而不再坚硬,真相经过时间的锤炼必须破茧而出。

在1994年春晚上,王军霞的一段自述曾让听者心酸。她说:“说实在的,我为了得到这个荣誉,真的付出了很多。我们队员的脚,没有一个脚趾甲盖是完整的。我们睡觉的时候,脚在被窝里都不敢乱动,太疼了,钻心的疼。每吃一口饭,就直往上翻。每往上翻一口,眼泪就不自主地流了下来。但是为了训练,还是硬往下咽……”当时很多人将其当作励志感言,却未承想言者心中别有酸楚。有一次,王军霞回到家中,对父亲母亲沉痛交底,她说:“哥哥去世了,我很悲伤。我更伤心的是,由于大量用药,将来,担心我们这群苦孩子不能为爹妈生孩子, 那该怎样孝敬老人啊……”

当年“马家军”成名后,一种名叫“中华鳖精”的“神药”曾风靡一时,人们相信“马家军”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吸取了神力,更为之振奋甚至疯狂。而现在看来,“神人”马俊仁更像是一个洞悉世事的投机分子,他对时势和世态人心的把握能力远胜于作为一个体育教练的能力,再加上一些颇具江湖气的骁勇和胆量,竟然成为被亿万人膜拜的超级英雄。回过头来看,这种极具戏剧性的历史本身,或许更值得咀嚼和玩味。

当时间让历史惊异地重现,注定会激起波澜。对于这样一起意味复杂的事件,有太多品评和解读的视角,譬如举国体制,譬如冠军情结,譬如对体育本质的认知,等等。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感受到真相的分量——一句真话,比世界冠军的分量要重得多。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袁伟民与体坛风云,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袁伟民与体坛风云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570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