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央大学排名(国立中央大学排名世界第几)
导读: 有人在癌症医院的巴士站有事要见。提前半小时到达,决定在附近转转。汉榆路上,江北到沙坪坝的公交车站位于陡坡的切割段。转回肿瘤医院的方向,人行道要上下一个小坡(重庆人真不容易[闭嘴])。再有一条支路“松林路”。常在肿瘤中
国立中央大学排名,国立中央大学排名世界第几
有事约人在肿瘤医院公交站见面。
提前了半小时到达,决定在附近逛逛。
汉渝路上,江北往沙坪坝方向的公交站,
设在一陡坡切割剖面处。
回头往肿瘤医院方向,
人行道要先上后下一个小坡坡(重庆人民真不容易啊[闭嘴])。
然后就是一条支马路“松林路”。
经常在肿瘤医院公交站换乘,
但很少将此作为目的地。
今日得见“松林路”,
似乎通往重庆大学的一个校门。
目前重庆“防疫”,大学封闭管理,
估计难入学校,于是转弯拐进一居民小区。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2/03/28/20338.jpg)
楼栋密集,台阶极陡,
应该是依山而建的老旧社区。
顺着弯弯曲曲车行道,
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终得到山顶。
临主干道的围墙上有若干宣传画及文字。
印象中的“松林坡”等于“小萝卜头”。此处却风格不同。
“国立中央大学”,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
抗战爆发,1937年11月学校内迁至沙坪坝。
由重庆大学借出松林坡建造校舍开学,
看来此地就是网上资料所指之处。
而我此前一直以为,
“松林坡”就是烈士墓附近的刑场。
今天得见,才知道谬以千里。
中央大学在重庆期间,
学校将图书馆建在山顶,
并沿着山坡向上建有各系校舍、办公室等。
过去此地是一片松林,故又称松林坡,后成为地名。
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立中央大学”居亚洲第一。
当年中央大学除选址于松林坡,
后又陆续在柏溪、成都华西坝、贵阳等地设立分校区,
直至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南京。
从图可见,当年在松林坡的建筑群规模相当可观。
如今此地完全见不到松树,
黄桷树倒是虬根暴露,显出岁月痕迹。
木制百叶窗的两层楼建筑,
感觉不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
或许更早?
标识为“配电房”。
远远地看到有几幢青砖红椽的小楼,
簇新得不像是民国时期的建筑。
有网友称“现为重庆大学家属楼,行情相当于现在北大的燕园”。
但实地目测,周围落叶遍布,
似无人居住。
可惜有铁丝网隔开,无法近距离观察。
正是午休时间,小区里非常安静。
太阳透过正在落叶的黄桷树冠,
在地上投下轻柔的光线。
不同时期的老建筑,风格不同,
毗邻也显得很和谐。
转弯看到一处用白色瓷砖装修过的楼栋,
红色琉璃瓦、深朱柱子、
美人靠栏杆、八角窗户,
表示这是幢中式风格的公用建筑。
从旁侧经过,才看到门牌上写着:
重庆大学国际公寓。
看来是留学生住宿楼。
到达这幢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平房时,
有点心虚!
幸好周围无狗,勉强走到近前拍照两张。
后来从地图上看,
估计是原来的“松园宾馆”?
或者其一部分。
此时有猫警惕地从我面前经过,
悄无声息地钻进草丛,
沿着它逃离的方向,
看到这样一个拱门。
(其位置大约在地图上小圈处)
这条路看起来有人清扫,
那尽头铁栏杆外有车辆经过。
好奇战胜了恐惧,
缓步向前,回头一望,
然后看到了今天扫街的精华部分。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2/03/28/20351.jpg)
这拱形门顶上只残留“松”字,
右侧小字标识为1992年。
两边门柱上有对联字迹,也已经部分脱落。
左:汇寰宇鸿儒...
右:育天*地英才...
早已不是中央国立大学的遗迹,
但也有足够的年代感。
好不容易看到一名居民,
询问得知,
这条路尽头的门不开放,
到重庆大学校园得绕路而行。
返回松林路,在路边看到“三色园+”介绍。
此处现称“松林坡社区”,
是重庆大学教职工及家属住宅区。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2/03/28/20353.jpg)
在歌乐山也有同名的“松林坡”,
那里是国民党特务屠杀革命先烈的刑场。
两地距离较远,并非同一地点。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国立中央大学排名,国立中央大学排名世界第几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国立中央大学排名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