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得到机器人如何在辩论场上唇枪舌剑吗?11月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举行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决赛,赛事填补了国内机器人“智能思辨”类赛事空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逻辑推理及情感交互领域的深度探索,搭建机器人技术交流平台,探索人机协作的丰富可能性。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全国各地学校和企业的14支团队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松延动力-小诺队获得冠军。

“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类?”从决赛的分组赛进入总决赛,湖北大学队的人形机器人和松延动力-小诺队的半身仿生机器人围绕这一辩题勇争冠亚军,面对正方的旁征博引,反方紧抓逻辑漏洞,一方用比喻引发共鸣,另一方也用“有人发明锁、就有人发明钥匙”来回应,双方你来我回、攻防交替。河北大学-小禾队和松延动力-松美美队也带来“人类战争消失与否”的思辨对决。这里有逻辑的较量、观点的碰撞和语言的艺术,不仅拼多模态交互能力,更拼大模型、算力和推理的智能进化。
决赛采取“机机对决”方式,各队机器人辩手之间进行独立辩论。此前,初赛聚焦人机协同,由本队的自然人辩手与机器人辩手协同参赛;复赛进行跨队“人机对战”,机器人辩手需与非本队的人类辩手交锋。随着赛事难度逐步升级,观赏性也随之提升,最终让人们看到纯粹的人工智能的较量。相对应的,评委不以辩论胜负为标尺,而是从机器人的逻辑性、语言表现力、多模态交互、技能展示和临场应变5个维度进行打分,这是对机器人大模型训练和硬件设备调试的综合性考验。
最终,松延动力-小诺队获冠军,湖北大学队获亚军,松延动力-松美美队获季军,河北大学-小禾队、思曦辩论队、人开金鹏团、一起加速进化队、超美辩论队获得突出表现奖。“夺冠很激动,机器人的语言逻辑表现超预期!”松延动力小诺队研发项目经理陈鹏说:“我们携带自研的仿生机器人参赛,在备赛过程中对它进行了针对性的辩论语料、对话管理等训练,赛场上也很好检验了大模型的推理能力。从今年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到此次的机器人辩论赛,北京亦庄举办的赛事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做了很多基石工作,我们也锻炼了机器人能文能武的双重能力。”

机器人集成了具身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大脑”(感知认知决策)、“小脑”(运动控制)、“肢体”(本体硬件)是其核心技术方向。如果说今年4月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是对机器人本体性能与运动控制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那么本次辩论赛则重点呈现了机器人的感知认知决策能力,展示具身模型技术的最新成果。
谈及赛事意义,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彭焕萍教授认为:“机器人辩论需要在复杂语义环境中精准捕捉信息差异、生成逻辑性论点,要求机器人通过多轮推理、事实检索与语义纠错,克服传统大模型常见的‘幻觉’‘逻辑跳跃’等问题,这是对具身智能‘大脑’的极限测试。”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云泽教授指出,举办机器人辩论大赛本身就是一场科学实验。他表示:“这会极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模型算法的优化,同时促进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以及人机交互技术在实践场景中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碳基思维方式和硅基思维方式的对抗演练也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研究热点,比赛也将探寻我们人类思维的边界。”
那么,从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到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赛,为何诸多“首次”前沿机器人赛事频频落地北京亦庄?答案在于“产业支撑”与“场景牵引”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产业基础提供办赛底气。作为北京机器人产业高地,北京亦庄汇聚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星海图、安川首钢等知名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基本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这里不仅能为参赛团队提供所需的机器人本体,还能提供二次开发、算力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通过赛事反哺产业进化。北京亦庄机器人领域“月月有赛事”的密集布局,本质是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赛聚能,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协同。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技术层面,我们为行业提供技术验证平台,希望通过机器人辩论赛倒逼大模型从‘生成内容’向‘深度思辨’进阶,加速大模型语义理解、逻辑推理等人机交互核心技术迭代。在产教融合层面,赛事吸引了中学、高校与企业参赛,校企合作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构建产学研协同生态提供实践载体。在产业层面,赛事不仅为机器人应用落地开拓新业态、新场景,也让更多高校和企业看到区内的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参赛团队可依托北京亦庄开源平台开展二次开发,加速技术成果向产业落地转化,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进一步壮大机器人产业规模。”
本届大赛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接下来,北京亦庄将以赛引智、以赛促产,助推更多机器人从赛场走向生产生活和千行百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884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