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降温超15℃!多地迎“速冻式”降温!你的秋裤该安排上了

眼下,一股强冷空气正自北向南,给全国带来一轮大规模的降温,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可谓“一夜入冬”。专家表示,这是下半年以来影响我国强度最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时间长、降温幅度大。

这股冷空气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它现在影响到哪儿了?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过程

正影响我国

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这股冷空气从16日开始,将持续至21日前后。从总体的降温幅度来看,北方大部地区普遍会出现6~10℃的降温,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降温幅度可能会达到10~14℃,局地还可能会有超过15℃的降温。

专家介绍,受大气环流影响,这股冷空气是典型的“秋季强冷空气”过程,带来的降温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东北和内蒙古多地气温将跌破冰点,其中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最高气温将降至个位数,京津冀等地将提前拿到“冬日体验卡”。像北京,19日最高的气温只有11℃,最低气温仅2℃。

从冷空气进程来看,今明两天,它主要影响新疆、甘肃、河北等地,乌鲁木齐、长春、天津、济南等19个城市的日最高气温,将陆续刷新今年下半年来最低纪录。

双预警齐发

全国多地迎强降雨与大风天气

今天,西南地区东部到黄淮、江淮一带的降雨仍处于最强时段,多地将现大到暴雨;此外,东北地区仍将多雨雪天气,其中黑龙江的降雪会再次增多,吉林部分地区也会出现降雪。明天,雨带将逐渐南压并减弱,东北的雨雪也会明显减少。后天,我国大部的降水将进一步减少减弱,但华西一带会有明显降雨。

中央气象台10月17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贵州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河南东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东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过5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10月17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10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新疆东部、内蒙古东部和西部、青海北部、辽宁、山东中东部、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阵风7~8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以及南海东北部的部分海域将有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10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东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甘肃河西、青海北部、山东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阵风7~8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西部海域、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偏西海域、南海东北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

大范围降温到来

这份科学保暖指南请查收

切勿盲目“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有一定道理,但切忌盲目。对于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儿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秋冻”并不可取。

遵循“洋葱式”穿衣法:选择多层薄衣物。内层穿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中层穿保暖的毛衣或抓绒衣,外层套上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随时灵活增减,避免出汗后受风感冒。

重点保护“薄弱环节”:头部、颈部、腰腹和脚部是容易受寒的部位,可戴帽子、围巾、手套,穿厚袜子等保暖。

什么时候应该穿秋裤?

每个人对寒冷的耐受能力不同,如果平时感到双腿冰凉或从户外回来后,腿部温度迟迟不能恢复,就应该穿秋裤了。此外,从气温来看,当白天最高气温低于10℃时应该穿上秋裤。随着气温降低,秋裤也应适当增厚。

除了常见的秋裤款式,兼顾轻薄与保暖的“速热衣”同样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专家表示,“自发热”其实是借助外力发热,大部分是利用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其实就是吸收穿衣者自身的水分,实现发热功能。当纤维吸收水分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的动能降低,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

选购“自发热”保暖衣时需要注意这几点↓

不适合干燥地区,冬天人体汗液少,纤维很难吸湿发热。

不适合皮肤干燥人群,易引起皮肤瘙痒。

不适合婴幼儿,婴幼儿皮肤娇嫩,容易造成皮肤不适。

不适合长期穿着,吸湿发热内衣在“吸湿—发热—排湿—吸热”的循环中往复,穿着一段时间后需要换下来排湿。

如果不能及时排湿,爱出汗的人群会产生不适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834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