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苹果正式接管微信小程序支付,15% 抽成落地,腾讯这次真让步了

彭博社爆料消息一出,整个行业的表情都一样:原来这事真成了。

苹果要接管微信小程序的支付链路,抽成 15%。看着不高,但谁都知道,这一步意味着苹果正式伸手进了微信的“钱包区”。

这协议谈了一年多,终于落地。

苹果负责微信小游戏、小程序里的付费结算,按 15% 抽成。别小看这 15%,它不是“优惠价”,它是苹果第一次真正站进中国超大流量生态的内部。

微信小程序月活 14 亿,这不是普通的渠道,这是国民级地基。

为什么腾讯会点头?

原因很现实:小程序外链支付这两年压力太大,监管盯,苹果也盯。

开发者绕着 App Store 付费走,安全、合规、抽成,全是雷。现在由苹果来处理支付链路,腾讯省心不少,生态的“稳定性”也更好卖给广告主。

为什么苹果愿意降到 15%?

同样现实:中国业务需要增长点。

硬件增长空间被压得差不多了,服务收入是苹果未来的命。安卓没法进,微信这种“本地超平台”成了苹果在中国拓营收的唯一窗口。

15% 换入口、换合作关系、换未来杠杆,这账不亏。

但真正被影响的,是开发者。

头部有量的公司还能扛,小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就惨了。

本来利润就薄,这一刀下去,很多原本还能靠低价、促销、外链转化撑着的小程序,会被迫调价。

你说涨价吧,用户不一定愿意;你说不涨吧,团队吃土。

而且苹果还要开发者满足一堆合规要求,比如用户年龄段、家长分享机制、内容审核……这些都不是点点开关能解决的,得重新写代码、重新做流程。

门槛变高,是板上钉钉的事。创新?还是会有,但会更谨慎。那种野蛮生长的小程序年代彻底结束了。

接下来要盯的细节也不少。比如:

哪些类别会被纳入抽成?手游肯定跑不掉,内容付费大概率也进圈,但工具类、教育类、轻服务类怎么划?腾讯和苹果的博弈还没停。

数据归谁?支付链路改了,隐私责任、结算延迟、退款逻辑,都要重新写规则。苹果想掌权,腾讯想护城河,这部分才是最敏感的。

监管怎么看?如果协议涉及市场支配,监管一定会盯,尤其是“不得限制竞争”“不得强制绑定”这些条款。协议能不能长治久安,还得看政策。

开发者现在最该做的事其实很简单,不要把所有收入押在小程序一个篮子里,未来变数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整件事放到更大视角看,就是两座巨头把边界往中间挤了一步。苹果拿了支付通道;腾讯保住了生态入口;开发者付了买单的钱;用户短期无感,长期可能体验变得更贵、更规范、更收敛。

这是平台级的力量重分配,而不是“抽成 15%”这么简单。

今天的妥协,是未来规则的雏形。至于合理不合理,行业会用半年时间告诉你答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96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