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阮佳琪]
本周,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作为中国海军首艘配备电磁弹射器的核心作战平台,福建舰的正式入役,自然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此评价表示,中国最新、性能最先进的航空母舰正式入列,这意味着中国在寻求颠覆美国海上霸权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纽约时报》强调,福建舰是第一艘在规模和作战能力上都接近美国水平的中国航母。
路透社也指出,福建舰入列标志着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开启新篇章。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称,自2012年辽宁舰正式列装以来,中国海军在航母部署方面始终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而福建舰及未来新增航母的部署行动将逐步展现中国更大的战略抱负。
彭博社报道则强调,福建舰的入列将显著提升中国海军的力量投送能力,是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御转型的重要象征。《华尔街日报》还提到,凭借三艘航母形成的轮换部署能力,中国海军将能够在更远距离、更长周期内维持海上作战行动。
“与前两艘相比,福建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航母在作战能力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bigleapfrog)。”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布莱恩·哈特(BrianHart)向美联社强调。
他分析道,与前两艘航母不同,福建舰能够搭载舰载侦察机,这意味着在脱离岸基支援范围时,它无需在“盲区”执行任务,能够在包括第二岛链在内的远海区域部署最先进的舰载机。
“中国确实在全面缩小差距,”哈特补充说,“他们正在列装和建造更多航母、核动力潜艇,以及更多吨位更大、搭载导弹数量更多的驱逐舰和其他舰艇。可以说,中国正在快速追赶进度。”
CNN报道称,目前在航母领域,美国仍保持显著技术优势,且可部署的航空母舰数量也远超中国。此外,美国海军现役的11艘航母均为核动力型号,中国现役的3艘航母则采用常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专家张学峰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解读道,“我们基本掌握了航母所有的建造技术,同时有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下一步,我们必然要实现核动力航母,我们是具备相关技术的。”

CNN:中方特别展示了三条电磁弹射轨道…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就在不久前的9月底,中方公开了歼-35与歼-15T、空警-600在福建舰上完成电磁弹射起降的视频,官宣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舰上电磁弹射五代机的国家。
CNN描述道,中方公布的入列视频中“醒目展示”(prominentlydisplayed)了三条电磁弹射轨道,以及歼-35与歼-15T、空警-600等舰载机。与此同时,在画面中还能看到,中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也停靠在附近,为中方此次最新军事力量展示增添了视觉冲击力。
CNN指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正以“极高频率”列装高科技战舰,这给美国及其太平洋盟友带来了追赶压力。仅从舰艇数量来看,中国海军目前已超过美国海军,且中国造船厂的新舰建造速度远超美方。

福建舰的正式入列,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部署搭载先进电磁弹射器航母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海军实现了“重大技术跨越”。
不少美媒同时强调,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另一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是美国福特级航母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但该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曾引发工程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香港《南华早报》还提到,福特级航母仍需后续改装,才能完全适配美国舰载隐形战斗机F-35系列,而福建舰已经能够支持同类型的歼-35实现电磁弹射起降。
此外,福建舰从下水至正式入列历时40个月,也比“杰拉尔德·福特”号(44个月)稍快一些。
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表示,考虑到福建舰的各类武器系统、电子系统和舰载机系统需通过更严苛的先进功能测试,且此前海试均取得成功,其入列速度可谓“相当之快”。
“作为中国首艘平甲板航母,福建舰集成了电磁弹射器、电磁阻拦装置、全电推进系统等众多先进技术,这样的入列速度堪称亮眼,”他补充道,“即便是美国的电磁弹射型航母‘福特’号,也未能实现如此快的速度。”
“三艘航母还不够”
宋忠平还提到,福建舰能够搭载的舰载机种类比辽宁舰和山东舰更加丰富,这将显著提升航母的作战能力,“正式服役只是一个起点。要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适应。”
他同时补充道,如果要抵御台湾海峡可能出现的外部干涉,“三艘航母还不够用。”
有岛内防务相关人士向《纽约时报》表示,“这些航母并非完全用于台湾,但如果将它们部署在西太平洋,就能对台湾形成包围之势。”
法新社提到,福建舰在正式入列之前就已经多次受到关注。今年9月,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海军大校证实,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
海军方面表示,此次组织福建舰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外交部随后也强调,中国军舰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内法和国际法。
路透社援引地区武官与分析人士的看法称,他们将密切关注福建舰后续部署,通过监测飞行作业及该舰与支援舰、潜艇的协同行动情况,评估福建舰形成作战就绪状态的速度。
开源数据平台PLATracker的创始人本·刘易斯(BenLewis)表示,“尽管今年已完成九次海试,但这艘航母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全新平台,相关技术仍在磨合中。我认为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它才能具备完全作战能力。”

福建舰舰载机展开电磁弹射训练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新加坡国防学者柯林·高(CollinKoh)也认为,目前该舰相关作业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但他特别提到空警-600的部署,指其将助力中国整合复杂的航母作战体系,并将作战范围从近海向远海延伸。
柯林·高预计,中国海军会在台湾省周边开展相关演训活动,“虽然该舰的许多能力仍需测试与精进,包括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中国海军如何以最优方式部署该舰。但对中方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维也纳安全智库OpenNuclearNetwork的高级分析师TianranXu赞同道,福建舰正式入列后,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部署,但“它在相关争议海域的存在本身,就足以传递信号并产生影响”。
他还对彭博社表示,作为中国首艘常规动力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超级航母,“福建舰将为未来的航母确立作战规范,为中国海军积累弹射器使用经验和第五代舰载战斗机的运用经验。”
军事评论员张军社告诉观察者网,随着中国海军拥有了三艘航母,并配备了第五代舰载战斗机歼-35,打击范围将覆盖所谓“第二岛链”,必然会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产生影响,“不太想看到中国海上力量走出去的国家,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但我想,他们会适应的。”
他认为,考虑到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不断增长的海外利益以及保护海上交通线的需求,中国需要更多的航母,三航母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中国航母可能朝着航程更远、自持力更高的核动力方向,以及战斗机和无人机进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方向发展。
中国迈入电磁弹射时代,“而特朗普在开倒车”
《南华早报》还颇为感慨地提到,在中国迈入电磁弹射型航母时代、跻身世界一流海军行列之际,美国人却在开“倒车”——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称,他将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以后建造的航母放弃电磁弹射技术、回归蒸汽动力,使用蒸汽弹射器和液压升降机。他批评称,电磁弹射系统造价高昂、可靠性不足且维修困难。

当地时间10月28日,特朗普在演讲中批评电磁弹射系统。美媒视频截图
电磁弹射的原理和磁悬浮列车类似,利用电磁力推动飞机加速,瞬间就能把战机“弹”出去。与传统滑跃甲板相比,电磁弹射有显著的优势:可提供额外推力,支持战机搭载更重载荷,包括更多燃料和弹药;同时发射频率更高、起飞速度更快、所需跑道距离更短,能够有效提升航母作战效率。
在谈到特朗普的这番论调时,宋忠平淡淡表示,中国将努力维持在该领域的优势。
他还提到,中国航母采用的是中压直流弹射技术,与美国采用的中压交流弹射技术存在差异,“不是一个技术路线”。
综合央视新闻报道,中方创新研发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超大容量储能电池、大口径高磁密线圈设计等关键技术,已经成功解决了电磁弹射器的供电难题。
而对于特朗普想一出是一出的“返璞归真”,美国军方属实一个头两个大。
曾参与福特级航母设计工作的美军退役上校曼维尔分析称,在福特级舰体上重新安装蒸汽弹射器并非易事。福特级航空母舰设计初衷便是容纳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而无需布设大量蒸汽管道。若要采用蒸汽弹射,海军可能不得不花费数十亿美元重新设计整艘舰船。
不仅如此,自美国开始建造福特级航母以来,蒸汽弹射器在美国海军的地位已被电磁弹射系统取代。
分析人士向美媒指出,蒸汽弹射器的生产线早已停产多年。曾经负责蒸汽弹射器系统制造、集成和维护的主要供应商,如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其工作重心已转向新一代电磁弹射航母。
目前,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仍采用蒸汽弹射系统,美国的军工供应商们仍在为其提供维修服务,但已不再生产新的蒸汽弹射器。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此前报道指出,尼米兹级航母上使用的Mk13蒸汽弹射器已于2017年停产,如果海军选择恢复使用蒸汽弹射系统,则可能需要设计一套新系统,并将承担一笔额外费用。
“很遗憾,我的总统,但您即将让美国航母变得更糟糕”,曾在美军服役20年的专栏作家乔纳森·H·坎托尔(JonathanH.Kantor)如此写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78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