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量子人工智能部门首席科学家米歇尔·德沃雷特刚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际,谷歌再传量子计算领域的重磅突破。
10月22日,其团队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同行评审论文显示,基于“Willow”量子芯片开发的“量子回声”算法,首次实现了可验证的“量子优势”,执行特定任务的速度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Frontier快13000倍。
“量子回声”算法的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了量子计算结果难以验证的关键难题。
它通过“正向演化-扰动-反向演化”的独特流程,像回声定位一样聚焦扩散的量子信息,借助“相长干涉”放大有用信号,让结果可在同级别量子计算机上重复验证。
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作实验中,该算法成功计算出两种分子的结构,结果与核磁共振(NMR)技术相符,还揭示了传统NMR无法捕捉的信息,为药物研发、新材料设计等领域提供了新工具。
谷歌工程副总裁哈特穆特·内文透露,这一进展让量子计算机更接近实用工具,但实际应用仍需五年时间。
萨塞克斯大学教授温弗里德·亨辛格指出,此次突破虽证明了量子计算机的潜力,但任务场景仍较狭隘,且当前硬件远未达到实用要求——实现革命性应用需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量子比特,而谷歌的超导量子硬件不仅数量有限,还需极低温环境,量子比特稳定性也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Willow芯片已具备极低的错误率,其单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97%,为算法实现提供了关键硬件支撑。(转自AI普瑞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