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果断拒绝华为智驾,零跑CEO一句话,震撼整个汽车圈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江湖,能让全网掀起热议的企业,除了小米,恐怕就只剩华为了。尤其是那句“遥遥领先”,早已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一种象征。无论是赛力斯的逆风翻盘,还是尊界S800的爆红出圈,人们似乎都在用一个统一的逻辑解读这个时代:有了华为,就有了未来。

但就在所有品牌争相“拥抱华为”的时候,一个声音却显得格外突兀——零跑,拒绝华为智驾。

在最新的媒体沟通会上,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公开表示:“我们不会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一句话,让整个行业瞬间沸腾。毕竟,从上汽到广汽,从奇瑞到红旗,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在积极牵手华为,共享那看似无懈可击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而零跑,却选择了逆行。

曹力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自研,是零跑的基因。”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零跑多年来真正走出来的一条艰难道路。

从C11搭载的凌芯01芯片,到全国产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再到2023年底落地的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即将实现的全场景自动驾驶系统,零跑几乎是在“用生命搞研发”。官方数据显示,零跑每年将超过15%的营收投入到智能化领域,2025年至2030年计划累计投入500亿元,研发团队也将扩充至1.2万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零跑想要掌握的,不只是“车的方向”,更是“灵魂的主权”。

而华为的智驾系统固然强大,但它同时也带来一个行业焦虑:车企还剩下多少“自我”?
当一家品牌的驾驶体验、交互逻辑、智能决策都由外部系统主导时,用户买的是谁的车?是品牌,还是“华为 Inside”?

曹力的那句“不会搭载乾崑智驾系统”,其实是在回答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要不要把灵魂交出去?

当然,拒绝华为并不等于否定华为。
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华为确实树立了极高的技术标杆。但一个健康的汽车行业,不该只有一个“智驾标准答案”。零跑的坚持,是行业多样性的守护,是创新生态中那一抹倔强的火光。

未来几年,智能驾驶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华为会继续“遥遥领先”,但零跑或许也能走出自己的“另一个领先”。
正如曹力所言:“发生事故时,无论是谁的责任,首先要保证用户安全。”
这句话,或许比任何技术参数都更有温度。

在这个连“驾驶”都要被AI接管的时代,零跑选择用人性和独立精神,重新定义什么叫“智能驾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44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