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时代》2025最佳发明出炉,300项创新上榜,中国面孔强势刷屏

北京时间10月10日,《时代》杂志公布了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

今年的榜单有点特别,不是几十项,而是一次性放出了300项,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翻开榜单,中国公司名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宇树科技、DeepSeek、华为、比亚迪全都在列,苹果、英伟达、三星、联想、任天堂也赫然在其中。

先看下背景。《时代》每年都会评选一批“最佳发明”,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以前榜单的重点是“新奇”和“炫技”,但这两年明显往实用了走。今年的关键词就是:能用、能买、能普及。

在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的Unitree R1入选。

这是一款人形双足机器人,有26个关节,能跑步、能翻跟头,甚至还能做拳击动作。要知道,人类全身大约有300个关节,而它用不到十分之一的数量就能完成复杂动作。

这说明研发方向不再是把机器人做得像科幻片里那样,而是先把运动控制和灵活度做到成本可控,让它真能派上用场。

AI板块的代表是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

今年年初它突然横空出世,震动整个行业。训练成本大约600万美元,只花了同行零头的算力,就做出了和当时最先进产品相当的推理效果。

而且到现在还是免费开放使用。对比下来,美国一些头部模型动辄数亿美元的开销,DeepSeek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线: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很多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普惠AI”。

消费电子里,华为和苹果同框。

华为是Pura 80 Ultra,苹果是AirPods Pro 3。《时代》的评价是,Pura 80 Ultra就是给喜欢用手机记录生活的人准备的,无论白天黑夜,拍出来的照片细节和色彩都很稳定。

苹果的AirPods Pro 3则在交互和音频算法上继续迭代,算是耳机领域的代表作。

放在一起看,这代表了两个方向:一个在拍照体验上下功夫,一个在交互和声音上做文章。

交通出行的代表是比亚迪海鸥。

这车在国内大家都很熟悉,起售价7.38万元,今年第100万辆已经下线。

在欧洲市场,它已经登陆15个国家。海鸥上榜传递出来的信号很直接:中国电动车不仅便宜,还能在全球市场跑量。

对海外消费者来说,十万人民币左右就能买一台靠谱的纯电小车,性价比很有吸引力。

除了这些中国面孔,今年榜单还有英伟达、三星、联想、任天堂的产品入选。

可以看出,《时代》在评选时,并不是只看技术含量,还看产品的实际落地价值。

把这些案例放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不再强调“谁更炫”,而是强调“谁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Unitree R1强调灵活性和量产可能,DeepSeek强调效率和普及,Pura 80 Ultra强调在各种光线下都能拍好照片,海鸥则强调价格和规模化。

这种变化,正好符合科技行业的大趋势——从炫技转向务实。

当然,《时代》榜单也有局限。它不是行业标准,也不是学术奖项,更多是媒体编辑部的主观看法。所以上榜≠商业成功,更不意味着技术绝对领先。

比如DeepSeek虽然被称赞,但能否长期维持算力优势,还要看后续生态建设;比亚迪海鸥卖得好,但在欧洲市场的合规和售后压力依然很大。

我觉得,今年的榜单更像是一张“创新地形图”。

它告诉我们两个方向:一条是效率型创新,把成本压到最低,把门槛降到更多人能用;另一条是体验型创新,把极致做到最好,让用户感知差异。

DeepSeek和海鸥属于前者,Pura 80 Ultra和R1属于后者。未来哪条路能走得更远,不光要看技术本身,还要看生态、标准和供应链能不能跟上。

这份榜单有一个现实意义,就是让普通用户能直观地感受到全球科技创新的脉络。

不管是AI模型,还是电动车,最后都要落到“买得到、用得起”。

技术只有在大规模普及之后,才能真正改变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17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