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中国机器人在韩国需求量渐起,一中国机器人企业:每天都要接待韩国参观团体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杨沙沙涂蕾张蔚蓝]编者的话: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底在韩国举办。近日,《环球时报》中英文版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两国交流最热切的领域进行采访调查。此次中韩记者联合采访首先从机器人领域入手,通过多家机器人企业的讲述,了解中韩产业最前沿的竞争以及合作态势。联合采访后,韩国《每日经济新闻》9日以“韩中机器人合作进入‘倒计时’”为题报道,重点关注了中国机器人企业今年年底将针对韩国市场的需求量产相关机器人产品。

“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韩国投资万亿韩元追赶中美,”韩国《亚洲日报》5日以此为题报道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简称“产业部”)在去年9月召开的首届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上公布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新兴产业增长动力培育计划,目标是截至2027年把人形机器人技术提升至全球领先水平。产业部提出,截至2030年投入1万亿韩元,优先支持相关技术研发合作项目。

“现在来我们公司咨询机器人的韩国企业、学校非常多。”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深处”)海外销售经理/日韩市场负责人李昌波接受《环球时报》以及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联合采访时,正准备接待下一波来公司的韩国客户,他表示,“每天至少有一波韩国客户来公司参观”。

李昌波是朝鲜族,能说一口流利的韩语。他告诉中韩记者,韩国对机器人的需求非常旺盛。除了企业和学校,韩国国会议员,韩国一些主流媒体等,也经常来公司参观调研。云深处在韩国的展厅外设置了一些机器人演示,不少韩国人看后非常惊讶。“很多韩国人没去过中国,或者只是在媒体上了解中国,看到我们产品,了解我们的技术之后,经常感叹‘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李昌波说。

云深处联合创始人、CTO(首席技术官)李超在刚刚举办的“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称,云深处主攻工业级产品,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电力巡检、消防应急、工厂运维以及教育科研等行业,“2020年开始,我们推出国内首款行业应用机器狗并实现变电站自主巡检,2024年这款机器狗开始往海外出口,在新加坡地下电力传输电缆隧道担任巡检工作至今。”据估算,使用机器狗巡检后,新加坡能源集团每年将节省超过480小时的人工隧道检查时间。

韩国本土也不乏优秀的机器人企业。2020年12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以8亿美元收购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80%股权,后者开发了四足机器人Spot以及人形机器人Atlas。三星在2023年斥资约4.32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RainbowRobotics公司14.7%股份。据李昌波介绍,韩国对于机器人产业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韩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总统李在明对于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产业非常重视,希望能将机器人尽快部署到建设工地。在一些重大投资政策指挥棒下,韩国政府机关或企业对机器人持开放态度。

今年发生的“4·11京畿道地铁工地坍塌事故”震惊韩国。韩联社援引韩国消防厅消息,4月16日,京畿道光明市城铁新安山线施工现场坍塌事故中失踪的一名50多岁工人,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此前韩国多次发生工人在下水道作业时的意外事故,政府对此非常重视。目前已经有韩国企业找到云深处,希望合作开发下水道巡检机器人。

《亚洲日报》报道称,韩国机器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依旧是能与中美媲美的“双足行走人形机器人”。目前已有RainbowRobotics等企业研发出相关产品,但大多仍停留在研究与教育用途,尚未实现商用,并且单机售价高达1亿至3亿韩元。

“相比韩国本土的机器人,我们的产品价格更便宜,落地经验更丰富。”李昌波透露,在韩国现在卖得最好的是绝影X30四足机器人系列。此外,云深处今年4月末也推出轮式机器人山猫M20,目前在韩国日本咨询量很大。李超在大会现场展示的视频显示,山猫M20移动优势更明显,台阶、沙漠、河流等复杂地形都可以灵活移动,可以应用在森林灭火、电力巡检、快递运输等行业。

购买中国下棋机器人在韩国以老人居多

今年以来,在中国国内多个科技展会上都有形形色色的机器人身影。紧随其后的,是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好奇地跟不同类型的中国机器人握手、对话,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价格以及应用场景。

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多家国内知名机器人企业亮相。深圳逐际动力的一款人形机器人在现场跳舞,虽然动作看起来不是那么流畅,仍吸引许多观众围观。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出口韩国等海外市场,“主要是韩国的大学或者企业在购买,为了教学研究或者开发商业应用场景”。记者询问现场参会的宇树科技、因时机器人等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工作人员都证实,韩国是公司机器人产品出口目的地之一。

元萝卜是商汤科技旗下AI下棋机器人品牌。今年5月,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五合一版”在京东平台发售,可零基础学习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等5种棋类,国内零售价3299元。

元萝卜CEO唐明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也在海外市场销售,售价大约在800美元。尤其在韩国,购买产品的以老人居多。

在9月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亮相。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韩对智元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和团队刚刚从日本的国际物流装备展回来,我们的现场演示受到了日本专业人士关注,已经有一些日本商社前来商谈合作”。姚卯青表示,使用机器人的好处主要在于不涉及员工流动性、新人培训等多项管理成本。“大概算了算,如果部署一台机器人后,可以代替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工作场景,按照一台机器人两年左右的折旧寿命来算,成本能收回来,企业就愿意用(机器人)。”

“希望找到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目前多家机器人企业还在摸索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模式。“在欧美日韩等地,基本看不到(机器人)同行或者竞争对手。”姚卯青形容,海外企业已经很明确地意识到,很难以中国的成本和速度去生产和迭代机器人,“所以很多企业基本上更多依赖跟我们合作,给他们做代工贴牌等等”。姚卯青表示,机器人产业需要工程师等大量人才,中国在机器人领域有很强的人才红利,“我们绝对是走在前面的”。

和韩国企业深入沟通后,李昌波表示,云深处“希望在每个领域都能找到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使用机器狗在工厂巡检,韩国方面需要将机器狗连接到控制平台,实时追踪机器狗状态,移动到哪里、电量剩余多少、拍摄的视频效果如何等,通过平台去查看任务执行情况。上述平台需要中韩双方一起开发,进而涉及专业技术上的交流和沟通。据李昌波反馈,韩国的AI数字基础不错,双方在对接的过程当中不会产生很大落差,技术上的联动也比较容易。

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在韩国落地也遇到同样的专业问题。“韩国方面首先要将他们的围棋平台数据和我们的平台对接,之后韩国用户就可以和我们的机器人下棋。”唐明勇告诉记者,在美国,很多企业提出,当地小朋友希望连接机器人去尝试做一些别的事情,相当于“二次开发”,唐明勇认为,对方也想借此参与到机器人供应链当中,来满足美国方面的场景需求。而一般情况下,中国企业也会支持海外的二次开发需求。

据悉,欧美部分机器人企业并不允许客户“二次开发”,除了卖机器人产品外,每年还要收取搭载在机器人身上的软件使用费。但中国机器人企业多数选择开放平台,一个主要考虑是具身智能应用的领域是不固定的,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我们把一切都锁死的话,可能会限制了机器人的使用空间,”云深处美洲市场销售总监王世兴接受《环球时报》以及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联合采访时这样表示。云深处的思路是,市场需求量越大,机器人成本会降得更快,未来可应用的场景也会越多。在很多目的地,合作伙伴会非常快速地接受中国企业的理念。

由于海外市场需求量大,很多中国机器人企业目前面临的急迫问题是需求爆增带来的产能跟不上。“一些合作伙伴抱怨交货周期比较长。”王世兴告诉记者,云深处在浙江德清有工厂,还专门为山猫机器人新建了工厂,而其他机器狗产品供货周期基本在一个月以内。发往韩国的机器人也同样紧俏。李昌波表示,预计今年年末,一些机器人项目针对韩国市场的需求会进行量产,之后就可以大规模供货。目前为止,云深处没有考虑到韩国或者美国当地去建厂。有相关专家提议称,未来企业或考虑将机器人“化整为零”,将关键零部件组件供给海外合作伙伴,在当地再组装成机器人,这也是未来可尝试的方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816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