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交部消息,8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
《中国日报》记者:据报道,日前,捷克总统帕维尔结束对日本访问后赴印度会见了十四世达赖。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林剑:捷克总统帕维尔不顾中方再三交涉和坚决反对,执意赴印度同达赖会面,严重违背捷克政府对中国政府所作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捷方提出严正交涉。针对帕维尔恶劣挑衅行径,中方决定不同帕维尔进行任何交往。
中方决定不与捷克总统帕维尔进行任何交往,是因其无视中方严正立场,执意破坏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行为所致。
一、事件直接原因
2025年8月,捷克总统帕维尔在结束访日后赴印度与十四世达赖会面。此举严重违背捷克政府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经多次交涉无果后,决定停止与帕维尔的一切官方往来。
二、中方核心立场
1.反对干涉内政: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反对任何国家官方人士同达赖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
2.主权底线不可逾越:台湾、西藏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任何挑衅行为必将招致坚决反制。
3.政治承诺的严肃性:捷克曾在2016年公开承诺尊重中国主权(总统、总理联合声明),此次行为构成对双边互信的严重破坏。
三、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1.战略伙伴关系受挫:事件发生前一个月(2025年7月),中捷刚签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强调政治互信与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帕维尔的行为直接冲击了这一基础。
2.合作进程受阻:中方此前积极推动双边直航恢复、经贸联委会机制重启及人文交流(如音乐会、电影节),大使冯飚在2025年6月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当前交往冻结将直接影响这些合作议程。
3.历史问题重现:捷克政客近年多次在台湾问题上挑衅(如2023年帕维尔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通话),叠加疫情期间对华污名化言论,导致两国关系持续承压。
四、事件本质与走向
此次危机根源在于捷克部分势力甘为外部反华棋子,无视两国人民福祉。中方反制既是捍卫主权,也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维护。若捷方能恪守既有承诺,停止纵容分裂行径,双边关系仍有修复空间;若继续背离战略伙伴关系精神,中方将进一步采取必要措施。
关键时间线梳理
·2025年6月:中国驻捷大使冯飚公开强调一中原则是双边关系基石
·2025年7月:中捷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承诺加强高层交往
·2025年8月:帕维尔会见达赖,中方宣布断绝与其交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