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Nzherald,The Guardian,Wanaka App,Stuff,RNZ。
新西兰大鹅泛滥成灾
加拿大鹅并非新西兰的物种,它们原产于北极和北美洲,1905年被引入新西兰南岛用于狩猎,从那时候开始,这个物种开始了疯狂的扩张,数量多没关系,加拿大鹅毕竟是能吃的嘛!但是数量多过头了,那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保守估计它们目前在新西兰拥有至少450万的成员!它们在新西兰的各大区域散步,如果是在郊外,它们会以牧草饲料为食,破坏农作物,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困扰。而且它们四只鹅吃掉的草相当于一只羊吃掉的草,它们会侵占本地和湿地鸟类的栖息地和资源,对生态平衡产生威胁。
如果是在城市区域,它们的攻击性强,领地意识强,新西兰民众被其袭击的案件数不胜数,虽然都不严重,但三天两头的也够烦了。而且加拿大鹅还吵得不行,一整天都”嘎嘎嘎“。最可怕的是它们每天能排泄超过一公斤的粪便,这些粪便会污染土壤,硝酸盐、磷、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和其他细菌并渗入水道,损害水生物种的健康。粪便堆积在路上引发各种卫生问题,当地人都不太敢带狗出来遛了,怕狗吃太多小零嘴。
在某些地方加拿大鹅的数量尤其多,甚至会对飞机构成威胁,然而至今当地人都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这个问题。
可以说加拿大鹅完全是一种”害虫“的地位了,可是尽管民众苦不堪言,但就是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治理它们。
难以控制
郊区的农民们对其反应最为激烈,从1996年开始,农民们就游说政府改变加拿大鹅的定位,将其认定为有害物种,这样才方便农民们管理这些鸟类。但是每次请愿都被无视了,直到直到2011年,新西兰的《野生动物法》才给予了对它们的限制,能给农民们发放狩猎许可证,让农民们可以按需猎食加拿大鹅。
对于这迟来的”正义“,新西兰农民修马斯表示:”也许是上头的人出门终于踩到鹅粪了。“
然而来得有点太晚了,此时农民们和猎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些聪明的加拿大鹅非常难捕猎,它们适应了人类的存在,对人类的动向能有所察觉!而且政府只是同意大家狩猎并不打算帮忙,所以狩猎的成本需要农民们自己承担,而农民们又不是要打猎去卖,他们只加拿大鹅别来烦他们了。成本昂贵。
加拿大鹅如果觉得自己受到威胁,马上就会转移到更安全、更难到达的栖息地。要想在飞行中射杀它们,需要很高的练习和技巧,甚至最好还要有直升机,所以普通农民即使搞到狩猎许可证,其实也不怎么能解决这些加拿大鹅。就算专业的猎人也不太容易找到它们,尤其是每次到假期,很多人会来光顾鸟类栖息和吃草的水潭,这使得猎人更难以安全地开展猎捕活动。
而城市地区的加拿大鹅则完全没办法控制,不可能在这样人多的区域开展狩猎的。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本·威尔逊 (Ben Wilson) 自己也很苦恼,他表示虽然加拿大鹅的地位改变了,对它们的管理方式有所放宽,但是没有组织的扑杀,光靠民众是没办法解决鸟类数量失控的问题的。
威尔逊说,最近的统计显示:加拿大鹅的数量在10年内增加了约 6 倍,光是怀卡托湖附近目前就至少有12000只鸟生活着。而且加拿大鹅是全国性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们将会蔓延到更多地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就不能靠吃来解决吗?整个新西兰有530万的人口,吃一吃似乎就能解决?就像上面说的,政府不帮忙,普通民众猎食加拿大鹅的效率有限,杀来不及它们生的。而且虽然加拿大鹅已经来新西兰超过一个世纪了,但是它们的肉始终不是常规的美食,一直以来都是猎户们吃得更多。
加拿大鹅肉甚至压根没有进入加工行业,连初加工都没有。
政府不作为
还是那个问题,新西兰没有将加拿大鹅正式认定为有害生物,这意味着它们不属于初级产业部生物安全部门的管辖范围。虽说是否将其认定为有害生物由各地方议会自行决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地方议会主动出手要管理加拿大鹅。
这些议会为啥就是不想缓解加拿大鹅泛滥的问题?很好理解,一旦认定它们的害虫,就必须在它们的身上花钱,而这些议会都不愿意出这笔钱。就这么一直拖着拖着,如今加拿大鹅的数量暴增,问题非常严重了,成本也高得多。
而且如果在治理期间出现了问题,谁要来承担责任?议会还得跟其他利益相关团体之间最常进行协调,毕竟有些非营利性组织想要确保加拿大鹅的”权益“。
当然官方的解释肯定更冠冕堂皇,代表各地方议会的国家机构新西兰地方政府的生物安全发言人罗布·菲利普斯 (Rob Phillips) 表示,让地方议会负责管理这些鸟类的部分困难在于,这些鹅会在各个地区之间迁徙,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情况,也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
联邦农民发言人西蒙·威廉姆森表示,加拿大鹅是天上的兔子,它们会污染土地,污染水道,污染一切。它们的破坏力太强了。2015年的时候,当时农民在南岛奥塔哥中部扑杀了2.4万只加拿大鹅,但这只是杯水车薪,民众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比起造成的污染,威廉姆森坦言更担心加拿大鹅可能对飞机造成的危害,如果它们的飞行路线偶尔会进入机场的飞行区,那可能会引发”鸟击“事件,到时候可能要付出人命的代价!
“除非飞机真的坠毁了,否则政府可能不会采取行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