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小米放弃“高利润”,16GB+1TB+徕卡影像,跌价2999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买手机前,刷了无数测评、对比、参数图,最后脑子越来越乱,干脆挑个“顺眼的”下单。这其实很人类。参数从来不是决定手机命运的唯一钥匙,用户的手感、价格、品牌偏好,甚至那天有没有领红包,都会影响一部手机的最终销量。

所以当我看到“小米14销量突破700万”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这机器多猛”,而是:“嗯?小米14不是小屏机吗?现在还有人买小屏?”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小米14干成了一个不太可能的事:它不仅扛起了小米的高端大旗,而且还在这个越来越重、越来越大的手机世界里,用6.36英寸的身材打下一片天。这种事就像穿着皮鞋跑马拉松,虽然不一定最快,但真跑到终点那就是新闻。

小米14是2023年10月发布的,那时候小米其实有点“卡脖子”了,高端市场不温不火,旗舰卖不过人家,性价比又被Redmi抢光。但小米14一出手就不走寻常路:屏幕小点,配置全上,价格……还是略高。初期有点争议,有人喊贵,有人喊香,典型的“米粉疯了,路人懵了”的节奏。

结果首销10天就卖了144万台,打破小米高端记录。你可以说是营销好、渠道猛,但接下来一年多的持续热卖,就真不是靠一波热度能撑住的。到了2024年9月,小米14销量突破700万,预测生命周期总销量最高能到1200万台,几乎是小米13的两倍。这不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这是货真价实地“把一辆电动车骑成了地铁”。

这背后,小米靠的可不是“我有骁龙8 Gen3”这种老掉牙的广告词。老实说,现在随便一个旗舰都在拼性能、影像旗舰和旗舰续航……大家拼来拼去,用户根本记不住谁比谁多了那点点性能。真正打动人的,是体验。

比如那个让很多人一看就想试试的小屏设计,采用6.36英寸,拿在手里不压掌,不抢包包空间,甚至还能用一只手打字。这在安卓阵营越卷越大的时候,简直是一股清流。你说它是为小手星人准备的也行,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对“手机回归工具属性”的一次反击。

再比如影像部分,徕卡调色+75mm长焦,堆料归堆料,但更关键的是“小米总算没乱调色了”。很多人以前吐槽小米拍照“红得像火龙果,蓝得像微信背景”,这次终于学乖了:颜色稳了,夜景清了,风格也分明了。特别是那个长焦,拿来拍猫拍娃拍地铁窗外的广告牌,都比数码裁切强太多。可能你不会天天用,但一旦用上,你就会开始鄙视那些“只有两个摄像头还敢叫Pro”的家伙。

当然,小米14也不是十全十美。续航就有点紧张,打《原神》的时候能感受到那种“电量像水龙头漏水”的速度。我朋友有个比喻很形象:“上午九点是100%,中午吃饭就见底了。”另外机身发热也挺明显,特别是夏天玩游戏的时候。有人说这是旗舰机的通病,也有人说是散热优化不够,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用户能感觉到的短板。

不过,小米如今放弃“高利润”,降得很彻底。在“国补”政策加持下,顶配版居然跌到2999元。这就有点逆天了,本来4999元的机器,直接打6折还带补贴,就问一句:买不买?结果当然是买。评论数飙升,销量猛涨,小米重新站回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这波操作堪称“高端机打价格战”的经典教科书,打得友商措手不及,只能在一旁感叹“早知道我们也搞个小屏”。

更有意思的是,这款小米14吸引了一波iPhone用户“跳槽”,据说比例高达20%。原因嘛,说白了就是:屏幕尺寸差不多,手感相似,但价格和自由度天差地别。iOS生态再好,也架不住App常年“阉割”、充电慢、信号差。反观小米14:充电快、影像好、系统也不卡,还有澎湃OS打通生态。你手上要是再有台小米Pad、小米电视,或者一辆su7,那种“设备无缝流转”的爽感,确实让人有点“中毒”,大家觉得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50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