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汽水黑马大窑卖给了美资!创始人股权缩水至15%,背上两年净赚18亿对赌协议。这瓶国产汽水终究没逃过外资收割,资本游戏里没有情怀二字。
当大窑饮料估值冲到30亿时,所有人都以为国产汽水要翻身。结果等来的是美国资本!85%绝对控股,创始人团队持股被稀释到不足15%。据说还有一份对赌协议——两年内净利润不得低于18亿元,相当于每天要净赚246万。
普通消费者想不通:超市货架上卖断货,网红直播间秒光,去年狂销30亿的大窑为啥要卖?真相是在饮料行业的生死战里。碳酸饮料市场七成被可口可乐百事垄断,剩下三成挤着二十多个国产品牌厮杀。大窑看似年销12亿罐风光无限,实际每罐利润不到三毛钱。
资本算盘打得是真精啊!美国KKR集团拿下控股权,看中的是大窑在三四线城市的10万终端网点。这家中东起家的资本大鳄,去年刚用同样手法吃掉日本连锁药妆巨头。控股不经营才是真目的,18亿对赌更像是悬在创始人头上的刀——成了坐收渔利,败了彻底清盘。
更让人难受的是国内资本集体沉默。不是没人想接盘,而是没人敢接18亿的生死状。饮料行业净利润率普遍在8%左右,大窑要完成对赌需年营收超225亿。这相当于两个东鹏特饮,或三分之一个农夫山泉。放眼整个快消圈,能扛住这种压力的本土企业不超过五家。
创始人王庆东们不是不想硬撑。自建工厂耗掉9亿资金,12条生产线昼夜不停才能保证供应。可乐系巨头今年集体降价,5元区战场已成血海。更致命的是玻璃瓶汽水物流成本高出易拉罐40%,每多卖一百公里就多亏一笔钱。
回头看这场交易满是资本套路。美资用30亿估值钓住创始人,85%控股锁定控制权,18亿对赌转移经营风险。三招下来,民族品牌变成资本棋局里的过河卒。当年健力宝悲剧在玻璃瓶上重演,只不过这次连控股权都没留住。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刷屏“守护国产汽水”,却不知道超市每卖出一瓶大窑,美资股东分走六毛五。情怀终究敌不过财务报表,对赌倒计时已经启动。两年后若达不成18亿目标,大窑这个牌子还能在货架上活多久?
当年乐百氏卖身达能,创始人何伯权拿着钱转身做投资。如今大窑创始团队签完字,桌上只剩两样东西——不到15%的股权和悬顶的18亿利剑。这场资本游戏的终局早已写好:外资永远在买买买,民族品牌永远在赌赌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