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特朗普举着孩子照片,对哭泣的母亲承诺:我相信中国会执行死刑的


在美国街头,这些像僵尸一样将身体扭曲成怪异形状,一动不动的人,不是在玩什么行为艺术,他们的行为有一个专属名词,“芬太尼折叠”


这是人在过量吸食芬太尼后所产生的反应,吸食者说“吸食后他会像在课堂上睡觉一样舒服,进入一种毫无知觉的睡梦状态,可是大脑会让他以为自己还在走路”


这种半醒半昏迷的状态,外人看着像僵尸一样诡异,但吸食者却觉得很舒服,并且在这状态下时光飞逝


一位吸食两年芬太尼的瘾君子说,两小时,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但是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折叠姿势,会让膝盖、腰部、背部非常不适,所以大多数吸食者在一两小时恢复知觉后,会觉得腰、背、膝盖非常疼


于是为了缓解疼痛,他们又再次吸食芬太尼,吸食两分钟后人产生强烈爽感,并再次进入“芬太尼折叠”状态,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疼痛、吸食、吸食效果结束后更疼痛,再加大剂量吸食,最后死亡


美国官方统计,2023年全美吸毒死亡的总人数为10.7万,其中有7.5万死于芬太尼,超过70%,比例非常惊人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在临床上找到一款比吗啡止痛效果更好,起效更快的药物,科学家通过化学合成了芬太尼


芬太尼的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00倍,起效时间只需2分钟,而吗啡要10分钟


所以在临床上,因芬太尼止痛效果更强,起效更快,对于癌症末期的患者使用芬太尼比吗啡更好,他能给身体剧烈疼痛的患者以生命最后尊严


也因此芬太尼在不少国家管制都很严格,比如在中国只有具有特殊处方权的资深医师,才能开芬太尼,还要建档留存,病人要签知情同意书


开方后,药师审核签名,然后所有麻醉药品在保险柜里,要两把锁两把钥匙同时开启才行



现在一些三甲医院还引入了智能药品柜,通过生物识别,线上线下同时确认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阿片类等特殊药品的管制


而这些在美国是没有的,在世界主要国家里,美国获得阿片类止痛药物是最容易的



根据美国机构统计数据,全美国有超过200万人阿片类药物使用成瘾,其中102万人在过去一年里滥用芬太尼


这背后与美国长期以来的“阿片文化”脱不开关系


比如在上世纪“美国医学伦理学会”在左翼思想的影响下,就逐渐将“减轻疼痛”,视为一种基本人权


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医生就更倾向于在患者表达难受或者疼痛时,开止痛药给病人,让他们减轻疼痛


进入1990年,美国医学界行业协会与国家级指南里,均推荐在多种非癌症的慢性疼痛情景下,使用强效阿片类药物


并且此类行业协会指南,会故意低估止痛药的成瘾风险,故意强化给患者开止痛药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这里面制药公司的营销投入起了关键作用,以普渡制药 (Purdue Pharma)为代表的制药企业,这是当年美国医药史上最大丑闻的主角


普渡制药生产的奥施康定(OxyContin),曾经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止痛神药



一瓶100美元,有效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疼痛”,畅销全美20年雄居止痛药类榜首,每年销售额几十亿美元


该药花费巨额公关经费,拿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尽管该药此前没有进行过任何长期研究,也没有评估过其成瘾性,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通过了审批


当然这不是真的“稀里糊涂”,而是行贿FDA官员,当年给“奥施康定”做审查的医学审查官“柯蒂斯·赖特”博士,在审查期间于高级酒店和普渡制药的人见面


并且在“奥施康定”审批通过一年后,就马上从FDA辞职,转而进入普渡大学担任高级顾问,薪水是当FDA审查官时候的25倍


官方审批这一关打通后,普渡制药马上组建几十支营销团队全美跑,请医生度假,打高尔夫,以付费演讲的名义支付给医生高额贿赂,不久后就打通全美大大小小的医院


而再接下去一步,就是跑通医保报销环节,诸如奥施康定等止痛药虽然不便宜,但却更易获得医保和商业保险的全额报销,这进一步提高了阿片类止痛药的接受度



其实在1990年代之前,美国人也是抱着伤痛病痛,能忍则忍的态度,对于止痛药并没那么上瘾,但是经过上面这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下来,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止痛药滥用大国


从最上面的意识形态灌输,“免于疼痛”是基本人权


到“医药协会”和“国家指南”,推荐使用非癌症情况下的止痛药


药企瞅准机会通过行贿审查官员和医生,将强上瘾的阿片类止痛药当作危害很小的止痛药,在全美国铺开销售


搭配上医保和商业保险两把利剑,让美国人毫无负担的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患者用药后病痛明显减轻,感觉好多了


这让美国人对阿片类药物上瘾,并且彻底改变美国人对止痛类药物的认识


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已经让美国人广泛接受止痛药就是好,止痛药没危害等错误观念


而一些初到美国的人,往往会被美国的这种理念给震撼到



一个在美国的家长,他小孩大腿穿刺伤疼的哇哇哭,连检查也做不了,然后护士拿着一瓶“芬太尼鼻喷”,朝孩子鼻孔里喷两下,几分钟后孩子不哭不闹,腿也能随便动了


家长震惊于美国药品之神奇,赞叹美国在药品、设备、理念、治疗方案等方面全面超越中国,更说出“千万别让家长知道有这东西存在,只要他们没见过光明,他们就能忍受黑暗”这类的话


但是,这家长无知也就算了,更是无知到可怕的程度,芬太尼鼻喷是什么?就是加了芬太尼的阿片类止痛喷剂,再讲白一点,就是直接往你孩子鼻子里喷毒品



要知道,鼻吸芬太尼的效果,仅次于静脉注射,过量风险巨大


芬太尼这类强止痛阿片类药物,正常国家不可能随便给你开,更不可能给一个孩子开,自己孩子“吸食毒品”止痛,非但不害怕,反倒赞叹美国之先进,着实无知


而这也引出了“芬太尼”进入美国的故事


上面说过1990年后,美国受左翼思潮控制,加上监管放松,医药企业和保险行业“见利就上”,最终导致全美依赖止痛药的风气越来越盛


在2007年普渡制药认罪,承认故意误导“奥施康定”的成瘾风险(让患者误以为该药无成瘾性),并开启巨额诉讼赔偿


2019年普渡制药就120亿美元的索赔案展开谈判,并于年底申请破产


但是事情走到这一步,美国人已经到了离不开止痛药的地步了,正所谓“上瘾容易,戒瘾难”,你让一个人对止痛药上瘾很容易,可戒瘾却很难


所以坦白说,并不是“芬太尼”选择了美国,而是美国选择了“芬太尼”


因为美国这个成瘾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即便没有芬太尼,其他阿片类药物,一样会在美国泛滥成灾



一来美国医药企业为了利润毫无底线,当越来越多药企明白美国人对阿片类药物上瘾后,就开始往原本合法的止痛药里,添加芬太尼成分


只需要添加极少的芬太尼成分,就能让原本平平无奇的止痛药,效果扩大数倍,成为患者口中“止痛效果”很好的药物


这就让各大药企形成了一种竞争,对手家的止痛药添加了芬太尼成分效果口碑都很好,那我的药企如果不加,岂不是没有销量了


最后就出现了各家药企销量好的止痛药,都多多少少会添加芬太尼,导致芬太尼更广泛的进入很多美国家庭,而这都是正规合法渠道


二来,芬太尼制作简单,和传统阿片类药物要层层提取相比,芬太尼是纯人工合成,“前体原料”很容易获得,这就导致芬太尼在黑市和毒品市场里,比传统毒品要容易制造的多


三来,当一个美国人从医院或者医生那里,轻易接触和使用到加入了芬太尼成分的药物后,他以为自己是在止痛治病,但却在无意间已经对芬太尼上瘾


当他病好了以后,却还想要芬太尼,可这时候医生已经不给他开了,还会告诉他:你会对芬太尼上瘾的


但患者上瘾难以控制,正规渠道弄不到,就去找黑市,并且在美国搞到芬太尼类毒品,和医院开芬太尼类药物一样简单


患者去黑市购买芬太尼,继续吸食或者注射,慢慢的越来越上瘾,成为一具具街上的僵尸



美国媒体曾电话采访过一个芬太尼上瘾者的家属,他的情形非常典型,也是很多美国上瘾患者的一个缩影


马修本来是个装修工收入不错身体强壮,一次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导致腿部骨折,医生给他开了含芬太尼的止痛药


医生要求,一天吃两次


一开始马修恢复的不错,可三周后他发现只要不吃药,就痛的难以入睡,整个人都焦躁不安,他继续去看医生,医生也没办法,只好继续开止痛药


就这样吃了八周后,马修身体明显出现对阿片类止痛药的耐受


他说一开始吃一颗就能顶一天,现在一天要吃四颗才能过正常日子


再到后来,他的腿好了,但还是时不时的难受和焦躁不安,其实这时候已经不是骨折的痛了,而是上瘾后的戒断反应


马修开始在网上找“病友”,他发现和他情况类似的人有不少,然后他加入了几个“病友群”


这些“病友群”不光是交换病情的,还有病友好心提供解决方法,比如一个病友就说,医生不给你开止痛药了,你就去XX街,去买30号蓝色药丸


马修照做了,他开车去XX街,不等他开口,路上就有人主动来兜售30号蓝色药丸


而这药丸,其实就是芬太尼压制出来的毒品,之前所谓的病友群,其实是一个个毒品兜售群


马修买了药丸后分次吃下,确实极大缓解了身体和心理上的难受


但是这些芬太尼毒品是地下作坊做的,成分含量都不稳定,有时候含量过高,他吃一颗就在家里昏过去了,好在妻子及时报警,才救回他一条命


可此时马修已经成瘾,他回家后尝试过戒毒,但全身的剧痛、冷汗、失眠、焦虑等戒断反应让他难以承受,最后还是继续去买30号蓝色药丸来吃


因为上瘾,马修已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开始卖车卖房,偷窃,老婆提出离婚,带着孩子走了


最终马修无家可归,搬进了当地的公园成了一名流浪汉,他有点钱就继续去买芬太尼毒品,没钱的时候就去教会领取美沙酮(一种缓解阿片成瘾的药物)


一年后,马修的尸体在公园的厕所旁被发现,死因是吸毒过量


这是美国一个非常典型的芬太尼成瘾,最后家破人亡的案例,很多芬太尼成瘾者都是在重复走这一条路


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一次服药而破灭,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显然不是芬太尼,而是医生随意开出来的“阿片类止痛药”,开一次就算了,然后又开了第二次,导致患者成瘾,最终走向去街上买毒品的道路


所以在美国的整个体系里,存在着巨大的阿片“诱导上瘾”风险,他让普通美国人太过容易接触和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继而导致上瘾


上瘾后医院不敢再提供,患者只能自己去黑市购买



昨天在白宫,特朗普举着一张14岁的已经去世的孩子照片,听他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芬太尼的危害,她的孩子就死于芬太尼成瘾



后面的一大群父母也都举着自己孩子被芬太尼害死的照片,一起来支持特朗普签署《停止芬太尼法案》


从法律层面上加大对芬太尼的管控,比如持有100克以上的芬太尼类物质,就会被判处至少10年监禁



同时特朗普还提到中国,他说相信中国会对贩运芬太尼的人判处死刑,芬太尼还是美国对中国加征20%关税的理由


但是经过上面这一番梳理后就明白了,美国芬太尼泛滥的根本原因不在中国,也不在其他任何国家,而是美国自身那经过几十年所形成的“阿片类药物滥用”的恶果


全美的阿片类药物滥用,才是真正的根源,或者说才是真正的毒源


美国要打的是这个毒源,非不是芬太尼,这个毒源不打掉,就算明天芬太尼从地球上消失,也会有海太尼,马太尼,继续让美国人吸食毒品死亡



但要想禁止“阿片类药物滥用”谈何容易,从上面给一个小孩用“芬太尼鼻喷”就不难发现,这种滥用已经深深扎入美国社会,想要拔出必然经历一番“撕心裂肺”


在资本层面,医药企业和医院都不愿放弃那么大一块“阿片类药物”市场,开阿片类药物,保险报销,利润还高


在社会层面,患者不愿放弃见效如此快如此强的止痛药,已经很难回到“有痛就忍一忍”的过去,会要求医生开具“效果好的”止痛药


在政治层面,当资本和患者都不愿禁止“阿片类药物”的时候,政客就会选择逢场作戏,骗取选票



比如特朗普举着照片,同情“吸芬太尼”致死的死者,然后把原因归结到是中国出口了芬太尼前体给美国,他只会对中国加征20%关税,要中国来管芬太尼


可他却不敢像当年颁布《禁酒令》一样,颁布一个《禁阿令》,严格管制全美所有医院的“阿片类药物滥用”


特朗普不敢这么做,因为颁布《禁阿令》,得罪资本,得罪患者,最终会让他的政治生涯终结


所以从资本层面、社会层面、到政治层面,美国根本就不存在解决“阿片成瘾问题”的可能,这个问题会一直延续下去


从一个总统交到另一个总统,下一个总统再举着照片上来哭诉一番,如此反复再反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32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