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缅甸园区老板送回高考生:出来求财做事业凭良心,决定送你回去

近日,19岁陕西高考生彭宇轩被骗至缅甸后成功获救的消息引发关注。其在缅甸期间的经历细节逐渐清晰,为年轻人防范境外求职陷阱提供了现实案例。

据彭宇轩回忆,高考结束后,他想趁暑假打工赚点生活费,在网上看到“主播岗位”招聘信息,薪资诱人,便动了心。从陕西出发到云南临沧后,他被带上面包车,几经辗转,最终进入缅甸一个从事诈骗活动的园区。

进入园区第一天,彭宇轩被安排休息。从第二天起,他开始了规律却不寻常的生活。每天清晨6点起床,630分到大厅集合点名,7点开始背诵诈骗话术,这一过程持续了约4天。中午12点有半小时午餐时间,下午1230分继续背诵或模拟演练,直到晚上8点结束。830分吃晚餐,同样半小时。之后是所谓的“工作总结”,一般到深夜11点结束,随后回宿舍休息。

幸运的是,园区老板见他年纪小,还考上了大学,觉得他不该在这里耽误前途,称“出来求财做事业凭良心”,决定送他回去。次日中午,彭宇轩离开园区,由一名缅军士兵驾车送往当阳城,车程五六个小时。到了当阳城,送他的人告诉可以向佤邦士兵求助回国。在佤邦热心市民帮助下,他最终联系上外界。

解析这一事件,我们不禁要问,诈骗园区的老板真的会如此“好心”,仅仅因为彭宇轩是未成年人、考上大学就直接放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那些充斥着违法犯罪的诈骗园区里,利益至上是唯一的准则,所谓的“良心”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辞。

真正让园区老板不敢对彭宇轩下手并将其放走的,是我国近年来对跨境诈骗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势。随着“拔钉”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打击举措的深入推进,我国与东南亚多国建立起紧密的警务合作机制,一大批诈骗团伙被捣毁,众多犯罪嫌疑人被缉拿归案,涉案资产被冻结。在这样的高压震慑下,境外诈骗分子对中国公民的态度早已发生转变,他们深知,一旦伤害中国公民,尤其是像彭宇轩这样身份明确、容易引发关注的未成年人,必然会遭到我国执法部门的“精准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从近年来的案例来看,我国对境外诈骗分子的追捕力度持续加大,无论其藏匿在哪个角落,都可能被锁定并绳之以法。此前,多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在境外被抓获并引渡回国,充分彰显了我国维护公民权益、打击跨境犯罪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诈骗园区的老板正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确认彭宇轩是中国公民后,不敢冒着被我国严厉打击的风险继续将其留在园区,更不敢对其进行伤害,放走他实则是出于自保。

彭宇轩的脱险,表面上看是“遇到了好心人”,实则是我国国力提升、执法力度增强带来的直接成果。这一事件也给所有年轻人敲响了警钟:境外诈骗陷阱密布,切勿轻信高薪诱惑。同时,它也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政府始终是公民最坚实的后盾,任何试图伤害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处。

未来,随着我国对跨境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相信会有更多被困在境外的受害者得到解救,境外诈骗团伙的生存空间也将被进一步压缩,最终让跨境诈骗无处遁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31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