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一位网友在网络发帖,说内地来穷游的旅客影响了本地人,没有钱还出来旅游,为了省钱居然在快餐店过夜,给香港本地人造成不小影响。
这个帖子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我们都知道,五一期间,各个热门旅游城市都人满为患,随之而来的便是酒店涨价,但即便如此,酒店房间还是供不应求,许多穷游的旅客为了省钱遍找快餐店过夜,然而在香港,在快餐店过夜还会被本地人嘲讽。
这位香港人为什么吐槽内地的游客?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五一酒店的价格“高攀不起”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的热度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峰,据统计,全国多地景区在短短几天内接待了成百上千万游客,住宿,交通,餐饮等资源几近饱和,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作为一座知名国际都市,自然也成为众多内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火爆的市场背后,也伴随着价格的“水涨船高”,许多香港本地酒店在节假日期间大幅提价,部分平时几百元的经济型酒店涨到了千元以上,星级酒店更是动辄数千元一晚,令人望而却步。
对于预算充足,计划周全的游客而言,这可能不成问题,但对于那些以“穷游”方式出行的人来说,这种价格水平显然“吃不消”,很多游客选择背包游,短途游,原本打算以最节省的方式探索城市,但面对高昂住宿成本,能压缩的支出几乎所剩无几。
尤其是年轻人,学生群体以及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游客,他们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旅费用于交通和购物,而住宿只能“能省则省”,此外,有一些家庭是临时决定出游,未能提前预订酒店,只能被动接受当下的价格。
还有的游客被网络上的“打卡攻略”吸引,在未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上路,等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住宿已成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意外地成了“救命稻草”,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因为提供空调,座位,厕所等基本设施,便成为不少游客夜间落脚的选择。
尽管无法真正睡眠,但至少能坐一会、歇一歇,稍微缓解旅途的疲劳,而在内地一些旅游城市,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出面安置游客的“神操作”,有的城市将文旅局工作人员的自家住所改为民宿接待游客。
在快餐店过夜被吐槽“穷”?
在香港核心商圈、车站附近或繁华街区,深夜时分本应人流稀少,街灯昏黄,但如今,不少人发现,即便是午夜12点、凌晨两三点,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里依旧坐满了人,他们不是来吃宵夜的,也不是值夜班的,而是来自各地的游客。
他们有的趴在餐桌上歇息,有的靠着背包闭目养神,还有人双脚蜷缩,窝在角落席地而坐,尽管环境嘈杂,灯光明亮,座椅坚硬,但对于实在找不到住宿的游客来说,这里成了“临时庇护所”。
这种现象很快被网友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引发大量讨论,有香港市民对此表示不解,认为这种行为有损市容,也对快餐店的正常营业造成影响,有本地网友在论坛上留言:穷游不要占用这些地方,公共空间不是旅馆,大家都来蹭冷气,占座位,那我们还吃什么饭?
更有市民从文明角度出发,批评这类行为,不雅观,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尤其当一些游客席地而坐,脱鞋睡觉,甚至带行李霸占多个座位时,这种视觉冲击确实让不少人感到不适。
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对这些“蹲守”游客表示理解。他们指出,这些人往往不是故意影响他人,而是“无处可去”的真实写照,即使心中再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只能勉强接受这个选择。
尤其是对于外籍背包客来说,香港可能只是他们穿越东南亚,东亚路线中的一站,一晚高达数百港币的住宿费用,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有些人索性选择白天游玩,晚上“熬夜”,第二天一早再赶车离开。
这也揭示出一个现实问题:旅游市场中的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分化,高端游客追求的是舒适便捷,而预算型游客追求的是“性价比”,城市如果不能在配套设施上做好分层次设计,就很容易出现“一个城市,两种体验”的矛盾局面。
当快餐店,地铁口,街头长椅成为穷游者的“栖身之地”,这个城市的旅游形象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何在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的同时,也为外来游客提供一个有尊严的歇脚场所,正成为城市治理必须面对的挑战。
穷游也需要被尊重
旅行的本意,是为了放松心情,开拓视野,享受片刻的安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最好的条件去享受旅途,于是很多“穷游”旅客在旅途中变得“疲于奔命”,甚至不得不在陌生城市的快餐店里熬夜,在马路边蹲坐,但是这也是一种旅游的方式。
眼下不少城市在旅游服务上仍偏重“高消费人群”,倾向于投资建设高星级酒店,豪华商业区,忽视了对背包客,学生,普通中老年群体的基本接待保障,这就导致,当节假日游客量剧增时,那些支付能力有限的人群被“边缘化”,只能选择不那么体面的方式度过一夜。
其实,并不缺少解决方案,比如,鼓励发展青年旅社,城市胶囊旅馆,公立简易旅店等低成本住宿形式,能为穷游者提供合法并且安全的落脚点,再比如,在节假日期间设立临时休息点,夜间服务站,为临时无法入住的游客提供简单服务,也是人性化城市管理的一种表现。
此外,各大城市的交通枢纽,车站,公园,图书馆等公共空间,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也可以探索开放夜间短暂休息区域,为游客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不仅仅来自美丽的风景和繁华的商圈,还来自是否有包容不同游客的能力与意愿。
一个真正有温度的城市,不是只欢迎“有钱的客人”,而是能让每个旅人都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信息来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