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农民一家能拿出五万元的,你认为一村能有几家?

我们村80户人,至少有60户能够拿出来5万块钱,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但这个数字只多不少。别看这个比例很高,就觉得现在农民都很有钱,生活相当富裕,实际上还真不一定,农民家庭能攒下来5万块钱真的没这么简单。

就拿我所在的村为例,能够有5万存款的家庭至少有下面三个特征中的一个,甚至是三个都有。

特征一:拼命干活型

我说的干活可不是指种地,因为种地基本上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一家人加起来也分不到几亩地,在除开各种生存成本之后每亩地能余下来七八百块钱都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了。只有极少数租了几十亩或者几百亩地搞规模种植,或许能够通过种地赚点钱,可惜的是我们村没这种人。

实际上对现在的农民来说,种地也就勉强能够维持温饱,想要让生活条件变好,不得不找点其他活来做。有手艺的,比如说木工、瓦匠等,可以通过自己的收益来挣钱;没有手艺则通过一些体力活来赚钱,比如说做小工、扛水泥、红白喜事一条龙等等,还有帮别人插秧、剥棉花、捡花生等,只要是自己能做的基本上都会去做。

就拿我们村比较多的人做的事情来说,前些年隔壁镇上有一家饼干工厂,村里就有不少妇女去上班,每天上十二个小时的班能拿120块一天;后来工厂倒闭了,现在也有一家做龙虾冷冻,需要有人剥虾后冻起来,也差不多是120元一天。

只要是地里没有农活需要做,就在外面找事干,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在大量时间的堆砌下还是能够挣到一点钱的。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什么事,基本上都是干一天活结一天的工资,可是很多时候还是找不到事做。

特征二:极度节省型

别人家有多节省我不太知道,就拿我家来说吧!

去年过年回家,洗手间里面多了两个大桶,一个大桶是在洗完澡之后将洗澡水(解释一下:泡脚水)存储在里面,可以用来冲马桶;如果是淋浴洗澡,打开喷头后,在热水出来前会有一些冷水,这些水就装在另一个大桶里面,因为这个水是干净的,可以用来洗衣服。

农村水费一吨两块钱,这么操作下来,一年也省不下来几十块钱。不过这却也只是节省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如果我不回家,我爸妈加起来一个月可能都花不到五百块钱,而这还包含了电费、话费、油费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

我妈算是很节约了,不过村里和我妈一样节约或者是只比我妈差一点点的也大有人在。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人赚钱很难,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就必须通过节省开支来攒钱。

有一些人是想给子女多攒点钱,也有不少人是希望能够给自己攒点养老钱,子女的生活压力很大了,不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再增加子女的压力。

特征三:没有大额支出

没有大额支出可不仅仅只是几年的时间,可能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大额支出。

农村最常见的大额支出就是子女结婚和生大病。

我说我们村至少有60户能拿出5万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村里的未婚大龄男青年太多了,先不说他们自己手上有多少钱的存款,至少父辈通过拼命干活和极度节省攒下来不少钱,多的可能有三四十万,少的也有十几万,很多都是想着给儿子结婚买房、车或者彩礼用的,但是这笔钱想花却花不出去,因为找不到对象结婚。

现在我们村感觉都有点断层的节奏了,同样是三十岁的人,有些人孩子都十岁了,但是很多人至今还是单身,近几年结婚的人几乎没有,要么是很早很早就结婚了,那个时候没结婚的女孩子还挺多的,现在方圆十个村,除开刚上大学或者说大学刚毕业的,基本上就没有适龄未婚女青年。

不结婚,钱就还留在手上,这可能是农村人最大的开支了。

按道理来说,生病应该才是最大的开支,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小病就不用说了,拖一拖,扛一扛也就过去了,即使看医生拿药也要不了多少钱,主要的还是大病。

特别是老年人大病之后,如果持续看病可能直接就能拖垮一个家庭,而农村很多老人生大病之后是不愿意让子女花钱治病的,要么就是拒绝配合治疗,要么就是自己“早有准备”。

综上:就我周边的情况来看,农民一家能拿出5万元的比例并不低,但是要么是牺牲了身体拼命干活,要么就是降低生活质量极度节省,再或者就是十几年都没有大额支出。真正靠种地攒下来钱的人少之又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3049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