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L先生
暴跌63.8%!如此大的跌幅,还是挺令人震惊的。
看到集团成了这个样子,管理层也是立即做出了相关调整措施,裁了上万人员,还降薪、关厂子,让人不禁担忧,这个知名汽车巨头真的不行了吗?
跌落神坛:大众的困境与危机
大众,这个曾经的汽车巨头,如今却深陷泥潭。曾经的辉煌似乎已成昨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咋舌的业绩暴跌和接踵而至的裁员风暴。
大众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整个汽车行业,净利润暴跌63.8%,这个数字刺眼而残酷,昭示着大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大众的困境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2020年起,这家汽车巨头的全球销量就一路下滑。
即使在2023年有过短暂回升,但这种回暖没能持续,接下来的趋势还是不断下滑。
虽然2024年祭出降价销售的策略,市场反应依旧冷淡,销量竟然还不如2023年。
对曾经的市场霸主大众来说,这样的低迷无疑敲响了警钟,如今的“大众”似乎有些“失众”,在全球市场里正步履维艰,被迫采取各种“自保”措施。
卖出去的车越来越少,利润也就跟着下滑了,我们先来说说第三季度大众的净利润,直接就暴跌了63.8%。
前三季度的营业利润也是不容乐观,同比减少了20.5%。
这场危机不仅是大众的个例,而是全球市场的缩影,全球范围内,大众销量整体下降了7.1%,纯电动汽车销量更是跌了9.8%,这显示出它在全球市场中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
中国市场,这个曾经的大众“福地”,如今却成了它的“滑铁卢”。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0.2%,而第三季度更是雪上加霜,同比下滑15%。
这个核心市场的萎缩,直接对大众的全球业绩产生了沉重打击,曾几何时,大众在中国可谓风头正劲,销量常年稳居市场前列,但是眼下,它正陷入业绩“滑坡”的深渊,困境从未如此严峻。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大众不得不祭出裁员降薪的“重拳”,在德国,大众计划裁减数万名员工,关闭至少三家工厂,并对全体员工普降薪资10%,未来两年内还将冻结薪资水平。
这些举措虽是出于成本控制的紧急需要,可也引发了员工们的强烈反对和不满。
工会迅速站出来为员工发声,与管理层展开激烈谈判,但沟通不畅、分歧严重,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抗议和罢工的风险也不断升级。
即便它早已是全球汽车产业的老牌巨头,但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也难免会被击中软肋。
另外,大众在电动汽车市场的表现也未达预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9.8%。
电动车正是大众未来战略的重中之重,但面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特斯拉等国际品牌的强势布局,大众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大众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
2024年是大众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0个年头,四十载风雨兼程,回首这段漫长的旅程,大众在中国赚得可是盆满钵满!
早年间,大众可以说是独霸中国市场的“车王”,一度几乎成为“家家必备”的代名词。
特别是在90年代末,大众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50%,也就是说那时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大众。
今天,这样的辉煌不免让人感慨,而曾经的辉煌也让如今的转型压力更加凸显。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开放,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新的市场驱动力。
特别是近十年,中国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实力与日俱增,逐步拉近了与国际品牌的差距,甚至在许多方面开始超越它们。
尤其是进入2020年代以后,中国的新能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本土品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
凭借创新和出色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迅速俘获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再看大众,它的步伐显得有些滞后,面对这些本土新能源品牌的迅猛发展,大众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开始陷入了步伐混乱的“诺基亚时刻”。
既有光辉的过去,却一时未能快速适应时代的变迁。
曾经,电动车还是一个少数人尝鲜的“小众选择”,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方向。
大众虽在近年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力图在电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但与中国本土品牌相比,进展速度和技术创新上明显逊色。
这种转型压力不只在大众,还在其他许多传统巨头身上显现出来,甚至可以说,中国市场的迅猛转型步伐已经超出了很多国际品牌的适应速度。
再看看近几年的销售数字,大众的颓势更为明显,虽然2023年曾有过短暂的销量回暖,但2024年整体销量还是继续下滑。
大众的困境,绝非孤例,而是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巨头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大众困境的背后原因
大众目前的困境,不只是销量滑坡、利润缩水这么简单。
其实背后还藏着更深层的结构性难题——技术创新受阻、市场策略不灵、竞争形势严峻、战略布局跟不上潮流。
可以说,电动化转型时代的来临,正让大众这个曾经的“车坛巨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
新能源车的发展热潮让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后起之秀”风头无两,而大众在这个浪潮中却显得行动缓慢,没能快速跟上。
大众虽然近几年推出了几款电动汽车,但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销量远低于预期,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的热销形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会这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研发和产品策略相对保守。
大众的研发部门CARIAD是专门负责软件开发的部门,大众对它的投入不可谓不大,可成果却屈指可数。
这家成立之初备受期待的部门,因为效率低下、进展缓慢,甚至被外媒戏称为“IT项目的垃圾场”。
对于大众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包袱,直接拖慢了它在电动化赛道上的步伐。
以至于在软件开发和智能化体验上,大众相较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显得落后,导致消费者的认可度也逐步下滑。
再看看大众的产品策略,这也是个“绊脚石”,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大众的销量正在萎缩,而在电动汽车市场,它的盈利能力同样捉襟见肘。
这种状况反映出大众在产品上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满足当前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方面,大众的布局显得不够精准,产品线过于保守,车型缺乏亮点,让人很难提起兴趣。
在新能源市场中,大众的车型更像是“补缺口”而非“开拓者”,与那些富有科技感和创新力的新能源车型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
大众的转型挑战不仅在产品和研发,还体现在市场竞争和品牌塑造上。
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了电动汽车的重要战场,而大众在这里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大众过去曾经是中国消费者眼中的“王者”,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销量一路飙升。
但进入电动化时代后,这种霸主地位开始被打破,中国市场上的年轻消费者更青睐创新、智能化的车型。
而大众的品牌形象依旧以“稳重可靠”为主,反倒显得有些“老派”,难以吸引那些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买家。
相比之下,比亚迪、蔚来等本土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高科技配置还是驾驶体验,都更贴近年轻人对未来出行的想象。
这种品牌认知的错位,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的市场份额流失。
大众的未来之路
面对当下的困境,大众需要找到一条创新突围之路,走出电动化转型的迷雾,重新焕发活力。
加速电动化转型已然是大众的头等大事,这个曾经的“燃油车霸主”如今要站稳脚跟,必须加大对电动车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智能化和数字化上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用户体验,是吸引消费者回归的关键。
大众可以从特斯拉、比亚迪等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从产品策略到用户体验,制定更灵活、更精准的电动汽车战略。
推陈出新,创造出既智能又环保的车型,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电动车消费者的青睐。
其实,对于大众来说,中国市场还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行地,对大众而言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大众过去在中国取得的辉煌成绩,已经让它在这里积累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
要真正扭转局势,大众在降本增效方面也需要拿出更具成效的措施。
尽管裁员降薪是短期内减负的手段,但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核心,要想真正摆脱困境,大众必须在运营效率和成本管理上实现突破。
笔者认为
大众汽车的未来,确实充满了未知数,是否能在转型浪潮中站稳脚跟、重拾辉煌,这不仅关乎销量和市场份额,更关系到大众能否迎来一场全面的自我革新。
虽然前路漫漫,但正因如此,机会才更显珍贵。
大众汽车拥有百年积累的品牌底蕴和技术力量,这是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
面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大众需要从“经验丰富”转向“勇于创新”,在电动化、智能化的风口上牢牢抓住机会。
只有在技术创新上不断超越自我,推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才能重塑大众品牌的吸引力。
文章前面也提到了,中国市场更是大众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行地。
大众要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他们带来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只有真正融入本地市场、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大众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
可以说,大众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敢于正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未来的辉煌依旧可期。
但要走好这条转型之路,大众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全面的变革。
参考信源
深圳新闻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08543.html